*花梨从来都不便宜,古时候就是如此。传世至今的明清家具中,有的用料精打细算到极致,也有的奢费到令人咋舌。*花梨料到工到,后者往往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花梨大禅床,长宽84高53厘米,几乎是两张普通炕桌的大小。四条腿一木挖成,每根都耗费一截同等高度的树干料。
仅看腿肩至足端的尺寸,上述说法似有言过其实的嫌疑。实际上,腿肩上面还有嵌夹牙条和束腰的抱肩榫部分。边框四角透出的明榫反映出其径向边界,这是集中受力最主要的区域,以两榫舌和足尖三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画个圆,心材直径之大可想而知。
从下往上看,露出三弯腿的全貌。一木整挖出这样的一条腿,需要用一大截整粗的中等*花梨原木。
另外,树干也不是正圆,有的地方微凹,越向上还变得越细。保证三弯腿外廓完整,背面多多少少就会缺一小块,无法做到与外廓同样饱满,禅床已将*花梨木料尺寸用到最大化。
四条半米长的弯腿,共耗费了两米多长的树干,接下来再看其他部分。
大边长一米六,抹头八十几厘米,面心三块平均宽度二十厘米、长度一米三四的拼板。
还有异常宽厚的长、短牙条各两对,厚实程度超过边抹和穿带,且与束腰一木连做,用料之奢费堪与三千多万的*花梨螭龙纹大方台相媲美,称之为史上最粗壮牙条也不为过。
边抹、面心板、牙条和束腰加在一起,如果能用一段树干开出,则需近两米长,否则就要加倍,达三、四米之多。
再算上鼓腿彭牙三弯腿,制作这张*花梨大禅床,少则耗费四、五米,多则六、七米长的心材,是不是约等于一棵树的干料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