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荣荣
编辑:钟毓
历史上的张鸣岐是个比较传奇且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他三十六岁就接替了袁树勋成了两广总督,这个消息惊动了当时的整个*治圈,更有人给他取了一个雅号,叫作“青发总督”,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赞誉了。可谁成想一年后,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张鸣岐消失在大众视野当中,有人说在广东独立后,他就逃到了香港,后来又有人在上海、天津等地方看见过他,潦倒十足,烟瘾犯了时,只能捡地上的烟头过过瘾,那么当年那个年轻有为的张鸣岐到底经历过什么?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又为何在他去世后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从幕宾到巡抚
张鸣岐本来想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路,但在首次参加会试落选后,他选择留南学继续深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飞*腾达。转眼到了年,张鸣岐通过别人介绍,到了云南总督岑毓英之子岑春煊府上担任“幕宾”。在担任幕宾的过程中,张鸣岐曾为岑春煊写过演讲稿,而这篇演讲稿获得了光绪皇帝的高度赏识,只不过并无人知道它出自一个幕宾之手罢了。后来岑春煊赴广东任职,而张鸣岐也一同前往,后来又尾随岑春煊去了兰州。
而在八国联*攻进北京城时,慈禧带着光绪皇帝等人一同逃往西安,岑春煊负责其安全。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张鸣岐有幸见到了慈禧,凭借着能言善辩和足智多谋,颇受老佛爷的欢心。年4月,岑春煊成了两广总督,而张鸣岐也不再仅仅是幕宾,他不仅兼管两广学务处还兼领练兵处,后来又总理两广营务处。年12月,张鸣岐正式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成了朝廷命官,官职为“广西布*使”。
荣升两广总督
在担任广西布*使期间,广西民众起义闹的厉害,张鸣岐通过理智而冷静的处理方式一一将其摆平,同时还不忘大举推行“新*”。而到了年,广西地区革命越来越凶,粤督袁树勋深知自己没有能力处理这种规模的动荡,于是张鸣岐迎来了新的机遇,他成了两广总督的接班人。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张鸣岐也得罪了有知遇之恩的岑春煊。
虽然张鸣岐在两广总督任上的时间不长,但却着实做了两件拿得出手的大事,首先就是妥善处理了“*花岗起义”,其次在澳葡侵略者试图去侵害我国领海主权的时候,张鸣岐毫不犹豫的加以制止。这两件事情除了证明了张鸣岐处事的果断外,还证明了他爱国的坚定立场。
辛亥革命后的逃亡与隐居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广东革命*的势力越来越大,而革命的浪潮也越发的凶猛,张鸣岐发出信号,集结各方人马试图保住广东。并奏请朝廷,直言“维持大清统治”,但广州的地方绅士们希望朝廷能够和革命*人妥协,希望张鸣岐能够向朝廷如实奏明他们的想法,而张鸣岐确实给朝廷上了一奏,希望朝廷能够罢免亲贵,改组内阁,还希望能够委派被抓的汪精卫到粤赴任。而这一奏请引起了所有民众的不满,他们竟然公决承认了共和*体,并且跑到总督衙门请愿独立。
4,逃亡日本
袁世凯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并且在汉口、汉阳两度遭到革命*的击败,张鸣岐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派人出面表达了自己愿意交出*权的意愿,就这样,广东独立了,而张鸣岐被任命为新*府临时都督,但就在官印送到府上的时候,张鸣岐却不知去向,而据悉,几天后便搭乘英国*舰逃往香港,后来又去了日本。原来他根本不想附从革命*,更不想担任什么新*府临时都督,出于无奈,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直到年3月,张鸣岐才再次归国,此时的袁世凯已经成了临时大总统,而张鸣岐担任他的顾问。第二年,袁世凯成了正式的大总统,张鸣岐成了广东巡按使。但在担任广东巡按使期间,张鸣岐与其他官员的关系格格不入,处处受到限制和挤兑,根本没有办法在任上施展拳脚。外加袁世凯的*治倾向出现问题,竟然想起了要当皇帝,张鸣岐见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赶紧辞职并且藏到了法租界当中。
5,张鸣岐病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到了年,张鸣岐参加了一个叫“中华佛学会”的组织,而这个组织正是王揖唐发起的,而因为王揖唐最后被定为汉奸,张鸣岐也受到了连累。后来又因为接受了日伪*府的一个虚职,张鸣岐的汉奸身份算是被坐实了。张鸣岐的人生后半阶段确实足够的动荡,而随着日本的投降,张鸣岐也在天津病逝。
—END—
参考内容:
《历史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