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故居纪念馆位于长沙县高塘乡杨坨村凉塘,今属长沙县*兴镇。故居建于年,为两进两横,左右披厦厢房32间的四合大院,陈列有*兴和父亲*筱村先生及母亲罗夫人生前居室的原貌和什物摆设以及*兴的生平事迹展览。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府在故居南侧兴建了湖南辛亥革命人物馆,于年底开放。
*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是推翻满清王朝、开创民国的元勋。他出生入死、艰苦卓绝,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早逝。参观中,*兴的“笃实、无我”的形象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中逐步清晰起来。我最为敬仰的是*兴的“无我”精神。
*兴的“无我”表现为不重名利。*兴少时在城南学院就学,在母命之下参加科举考试,考得秀才,但他不求功名,而是走向了“秀才造反”的革命道路。*兴舍家革命,革命从自身革起,第一步是从卖掉自家36亩庄园。年,湖南长沙凉塘富甲一方,传承了数代的*家偌大的产业在*兴的手里画上了一个句号。*兴用这笔经费与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等二十多人共同创立了中国国内第一个革命组织——华兴会,并被举为会长。
*兴的“无我”表现为不顾身家。如果说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精神领袖,*兴则是地地道道的实干家,他先后领导过广州起义、钦防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遭失败。武昌起义爆发后,*兴赶到武汉,作为革命*战时总司令,率民*在汉阳前线与清*奋战二十余日,虽然最后失败,但为革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鼓舞了革命志士的信心。在历次起义中*兴皆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愈挫愈奋。在*花岗起义中,他被流弹打断两根手指,人称“八指将*”,其舍生忘死可见一斑。
*兴的“无我”表现为不居功劳。孙中山与*兴为建立中华民国的两位最高元勋,常常以“孙*”并称。清末的重要革命团体和革命活动,多为两人所谋划组织。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成立会上,*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被推为总理。在武昌起义后,*兴谢绝革命*人的推举,迟迟不肯赴南京就任,翘首以待孙中山,使孙回国后顺利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在孙中山筹组中华革命*时,不少人劝他另外组*,并拥戴他为领袖,他毅然决然地拒绝。*兴一如既往地捍卫着孙中山的领袖地位。
*兴的“无我”表现为忍辱负重。*兴是个标准的“湖南骡子”,个性耿直刚烈,有“老子不信邪”的脾气。但为保持革命队伍的和谐,他能忍辱负重。*兴和孙中山有个几次冲突,但每次*兴都能以大局为重,大度退让,极力维护孙中山的威信,维护队伍的团结。年初,孙*因国旗的图式发生激烈争论,孙中山主张用青天白日旗,*兴认为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又与日本的太阳旗相近,而倾向于象征社会主义的井字旗。此次争议几乎令两人决裂,后来*兴冷静下来,写信给胡汉民说:“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此后在*兴领导的起义中还是用青天白日旗作为旗号。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将失败是原因归咎于*兴,说他在宋教仁遇刺后首倡“法律解决”,以至贻误戎机。尽管很委屈,但*兴还是能反省自身,致信中山先生:“南京事败,弟负责任。万恶所归,亦所甘受。先生之责,固所宜然。”信中婉转希望孙中山有所自省。后来,陈其美大肆攻击*兴,但他除进行必要的解释之外,采取十分忍让的态度,“听其所为”,矢口不谈他与孙中山的意见分歧。在几次“倒孙”风波中,*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坚定地拒绝名利的诱惑,其大公无私和忍让顾全的态度,赢得了世人敬重。
自*兴故居参观归来,感触良多,联想浮翩。我家对面就是长沙名校明德中学,那里曾是*兴创建华兴会的秘密据点。我在自家阳台上看对面的璀璨灯火,听那悠悠而来的校歌,灯火辉煌的远处是熙熙攘攘的*兴路步行街,仿佛能看见*兴手挽风衣从海外流亡归来,不知疲倦地为创立共和而奔忙。章太炎先生评价*兴:“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则恰如其分。*兴的“无我”精神成就了一个经天纬地大丈夫的人格形象,值得我辈敬重、学习和效仿。以“无我”的精神为人处事,何德不立,何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