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揶揄某人迟到时,习惯性的说法是“等到*花菜都凉了。”
但我们从没想过,为什么是*花菜凉了,不是别的菜?难道是*花菜热得更持久?专业一点说是比热容更高?显然不是!
有一种说法,主人宴客,*花菜是最后一道醒酒佳肴,连最后一道菜都凉了,你还不来,那还不是所有的菜都凉凉!
还有一说法,“*花菜凉了”是“*瓜菜凉了”的演变,*瓜本身就是凉的,说*瓜菜都凉了,调侃而不伤面子。至于为什么是*瓜菜而不是别的凉菜,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还有一说法,“*花菜凉了”由“明日*花”演变而来,源自苏轼“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花蝶也愁。”苏大学士的菊花在口口相传中变成了*花菜,情有可原,毕竟可吃的*花菜更贴近老百姓,不是人人都有苏大学士的雅兴去赏菊花。
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撑,但也都能自圆其说。这就够了,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还可以想出很多说法来。
*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还有一个我们最常说却不知为何物的忘忧草。嵇康《养生论》有云:“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不管*花菜凉不凉,就菜本身来说,由于其偏甜的特殊口味,有人喜欢有人厌。对于拥有特殊口味的食物,往往可能拥有另一种功效:药用。
的确,*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有抗衰老之功效。同时,有健胃、通乳、补血、健脑的作用,且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是药两分*,鲜*花菜含有秋水仙碱,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二氧秋水仙碱使人中*。高温爆炒、烘干晒干晾干、冷水泡或沸水焯久一会都可有效去除*性。这些都是常识。
还有,你若不把它当菜,而是当花(其实本来就是花,偏偏被你们吃成了菜)来欣赏,*花菜也是很好看的,只可惜花期只有一天,朝开暮谢,所以只能老老实实上餐桌了。
苏东坡这么赞*花菜:“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嗯,怎么想起了袁枚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两者意境确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