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暖年,万物生机。日本横滨国际迎春拍卖会即将于新年伊始之际欣欣然启幕,届时件甄选拍品呈献广大藏家以供清赏韵藏。本次瑶华聚英古董专场件生货臻品将率先上拍,分两天进行,重点拍品包括一系列深藏东瀛、首次释出的髹漆、茶碗及吉金珍品,神采焕发,不乏珍稀臻品之作。拍卖会自1月8日至10日历时三天,每天北京时间上午10时准时举槌。
领衔拍品
LOT
明代
孙克弘*花梨错铜丝嵌螺钿梅花诗文笔筒
款识:雪居
D16.8H16.6cm
起拍价:JPY1,,
孙克弘(~),晚明松江派重要画家、收藏家。字允执,号雪居,因其先世有筑映雪斋于西湖之上,遂以自号。书画与宋旭齐名,声名在赵左、沉士充、顾正谊、莫是龙等人之上。同时,他也是明代重要的参与木器制作的文人画家之一,是硬木嵌银丝做法的创始人。今松江文化志编写组所编《松江文化志》中称其“少巧慧,博涉群书,状貌疏野,而气度萧远。能诗,工书画,精宋嵌。”
所谓“宋嵌”者,意指以嵌螺钿、宝石于漆器、青铜器乃至瓷器上的工艺,在宋代已臻完善,故誉之为“宋嵌”。孙克弘开创了在*花梨、紫檀等硬木上嵌螺钿、银丝的宋嵌工艺先河,作器有香盒、笔筒之类,皆不凡。据明代何三畏《云间杂志》载:“吾松紫檀器皿,向偶有之,孙雪居始仿古式,刻为杯、斝、尊、彝,嵌以金银丝,系之以铭,极古雅,人争效之。”
本器*花梨质,圆筒形,圈足。筒壁正面嵌莹白螺钿为花形,兼冷香蝶舞,并挖嵌髹漆凸饰为梅花树干,斑驳嶙峋饶有疏放气。本器特以铜丝为骨,铜质古雅,更添浑穆萧瑟诗意。筒口嵌铜丝回形纹一周,背面又以铜丝嵌篆字五行:“月下来仙子,罗浮计美人。两家春共影,同作一般事。雪居。”整器极具文人意味,不啻奇章,使人见之有物外之想,为孙克弘存世珍罕之作。
LOT
包金口禾天目茶碗包铜口大漆盏托二件
备注:带双重佈袱带三重原盒
茶碗:D12.6H7.2cm盏托:D16.2H6.4cm
起拍价:JPY1,,
出版参考:带やきもの教室第37回天目茶碗展展签二枚带やきもの教室出品目录複印件
来源:森田竹华旧藏带五岛美术馆《森田竹华かなの美》海报
此件包金口禾天目茶碗,色青黑,黑釉地上呈现出许多隐约突起于釉面的金光闪烁的金*色兔毫纹,此即被称之为金兔毫的兔毫盏小品种,自古罕见。此盏与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兔毫建窑茶盏形制极相类似,可作同时期烧造之作参较。此器曾于上世纪50年代经日本陶瓷协会编辑,入录于《名陶系列——やきもの教室37天目》(大塚巧艺社年1月1日出版)一书,成为当期“天目”专辑中选载的7件著名禾目天目茶碗之一。
此外,本器所附包铜口大漆盏托,盏与托皆圆形,托盘侈口,盏口微敛,矮圈足,整体线条优雅饱满而有富于秩序感的简洁,正是宋代饮茶礼仪制度的一个侧面反映。盏托黑漆素髹,使用了宋人特有的黑色推光漆与器物抛光两大手法程序。黑推光漆由生漆熬制,在半脱水的熟漆中调入铁鏽粉(锅灰、鏽件)使之封闭反应,即可得到黑亮深沉的推光漆。经黑推光漆厚涂髹饰的器物,表面还会形成厚稠的硬实结膜,适合打磨抛光。故凡素髹抛光后的器物,皆呈乌黑纯淨、毫光毕现、晶莹温润的质感,极为契合宋代尚内敛、崇性灵的审美风雅,具有非常别緻的审美意味。
本盏托与茶碗琴瑟相应,曾共同出展《やきもの教室第37回天目茶碗展》(日本桥白木屋画廊,昭和四十年()5月28-6月2日举行,附同名展签),是由宋而历经千年至今的天合之作。近代又由日本著名女书法家森田竹华旧藏,传承有序,可谓难得之珍。
精品一览
LOT
清乾隆
竹根雕僊人乘槎摆件
备注:带原木托带参考图录
L32H18.7cm
起拍价:JPY,
参考:“故宫博物院展·紫禁城の宫廷艺术”图录,西武美术馆、朝日新闻社编集发行,年。图67
此槎竹根随形雕就,色如琥珀,包浆莹润。整器以镂雕、浮雕为主要技法雕成,长方弯曲随形,雕桃树为槎身玉槎篷,其下两侧镂雕八仙人物,谈笑晏如,形态生动。底座海浪纹,*杨木、紫檀木雕就。本器工艺精湛绝美,寓意吉祥,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竹雕八仙槎风格近似,诚清乾隆朝难得的竹刻珍品。
LOT
清乾隆
朱漆描金银福寿纹捧盒
备注:带佈袱
D28H19.7cm
起拍价:JPY,
盒木胎,如意云头形,子母口。通体髹朱漆为地,图案以油调金、银、黑及浅蓝等色描绘。盒盖面饰描金随形开光,内绘勾莲蝠纹、八宝瓶纹、寿字纹等。盒体侧壁面亦满饰上下共6组12幅随形开光,内绘寿桃纹、寿字纹、勾莲蝠纹等。盒内髹洒金朱漆。盒外底朱漆素地。整盒寓意“福寿双全”、“吉祥如意”,图案雍容饱满,其色彩之丰富华贵、做工之精美考究,堪称乾隆朝描金银彩漆传统工艺技法的极致之作,体现出清代宫廷漆艺陈设登峰造极之精雅。
在漆工艺中,描金银彩漆在战国、汉代已盛行,其纹饰之飘逸生动,为一时之盛。自唐、宋以后,描金漆器品种逐渐式微。至清代雍、乾两朝,描金漆器恢复制作,量虽不多,却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尤其是乾隆朝初期,清廷内务府造办处、苏州织造等承揽造办宫廷用漆器,乾隆皇帝亦经常亲自督导,更使漆器制造新意迭出。此云头式捧盒即为一例,其工艺在纹饰与质感上,在较为罕见的朱漆地上刻意模仿了铜胎与掐丝的景泰蓝鎏金质感,摩挲于手中尤有清晰感受,同时在视觉上也增强了纹饰的富丽厚重感,璀璨不可方物。今故宫博物院所藏此类描金漆器,均为清代所制,虽多无铭文,然从其色彩与器型样式视之,多可断为乾隆朝极具特色的宫廷承古出新之作,此器堪称代表。
LOT
清早期
吴岳桢制大漆嵌螺钿爱莲说纹香盘
款识:吴岳桢制
L11W9.1H1.4cm
起拍价:JPY,
明代《髹饰录》中谈到的漆嵌工艺,主要指嵌螺钿、嵌金银。嵌螺钿有软硬(即厚薄)之分,工艺相似,惟精细有别,软钿又称为点螺或点漆螺,使用河蚌、夜光螺等的贝壳内侧珍珠层嵌入,钿片剥离极薄,裁切精细,拼接巧妙,刻画栩栩如生。嵌螺钿从明朝中期开始流行,到清初发展到高峰。
吴岳桢即为清初有名的嵌漆名家,与江千里、吴伯祥等齐名。此器圆盘紵胎,盘心用螺钿装饰成山水人物图。月影空寂,远山崚嶒,池中莲华亭亭淨植,亭中君子扶栏远观,画意取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底嵌螺钿“吴岳桢制”行书款。整器採用点螺工艺,纹饰精细优美,与上海博物馆藏“歙西吴岳桢制”款清早期黑漆螺钿山水图斗在山石树木的手法处理上极为类似,相传清代歙州府产螺钿漆,此二器即为明证。
LOT
杨茂造剔红花卉纹香盒
款识:杨茂造
备注:带桐木木盒
D10.7H3.6cm
起拍价:JPY,
元代为雕漆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出现的最著名的雕漆匠师以杨茂、张成为代表。据《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得名。”杨茂,元代著名雕漆大家,浙江嘉兴人,以剔红负盛名,也工戗金、戗银法。今其戗金、戗银法器已传世无存,剔红器亦稀见于后世。此剔红花卉纹香盒,佈局疏宕有序,刀法深峻爽利,诚传世佳器也。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杨茂造“剔红观瀑图八方形漆盒”可资参照。
LOT
明嘉靖
剔红世外桃源图纹长方砚盒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
备注:带双重桐木木盒带有伤佈袱
L23.4W16.1H6.3cm
起拍价:JPY,
此器构图新颖,雕刻精细,锋棱犀利,特别是盒盖部位採用多种纹样及锦地装饰,别出心裁,繁简得当,为明代嘉靖时期剔红佳作。
LOT
清康熙
大漆描金嵌五彩花鸟纹五足大圆花台
备注:带签
D57.8H90.5cm
起拍价:JPY50,
LOT
清代
绫地刺绣出巡狩猎图纹十折屏
整体(每枚):L44.5H.6cm刺绣(每枚):L34.8H.5cm
起拍价:JPY,
LOT
民国
王大凡嵌粉彩九羊启泰纹瓷板插屏
款识:时在丁卯初冬之黟山王大凡并题于珠山之希平草庐大凡王堃
瓷板:L33.2H49.7cm整体:L49W25.5H71.7cm
起拍价:JPY,
LOT
清乾隆
白玉雕龙钮御题诗文印章
印文:养心殿宝
备注:带桐木木盒
L3.7W3.7H7.3cm
起拍价:JPY,
LOT
包银口建窑天目茶碗
备注:带题签桐木木盒
D12.3H6.9cm
起拍价:JPY80,
LOT
清乾隆
青花八僊过海纹碗五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D15.5H6.7cm
起拍价:JPY,
LOT
明万历
青花五彩龙凤纹砚
款识:大明万曆年制
备注:带原盒带桐木木盒带原佈袱
L11.8W7H4.3cm
起拍价:JPY,
LOT
明万历
青花五彩龙纹蒜头瓶
款识:大明万曆年制
备注:带漆盒带有伤佈袱
D17H36cm
起拍价:JPY50,
明万历瓷器承秦汉蒜头陶器瓶形制烧造,特以五彩负盛名。本品通体绘青花五彩穿花赶珠云龙纹纹饰,两对五爪飞龙曲颈引身,张口吐须作赶珠状,生动威武。口沿上勾如意云纹一周,青花横书“大明万曆年制”六字楷书款。整器所绘纹饰,施彩繁缛,笔法古拙,颇具意趣,颇合《陶雅》所云“万曆五彩,草昧初开,往往显其拙相……皆非寻常匠手所能企及”之论。此器造型稳健雅秀,与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龙纹蒜头瓶在尺寸、造型上均相仿,堪称珍品。
LOT
龙泉窑米色青瓷鼓形盖盒
L11.9H10.2cm
备注:带原盒带托
起拍价:JPY,
LOT
古希腊彩陶人物故事纹双耳罐
L44H31.8cm
起拍价:JPY,
LOT
白釉莲瓣纹三龙耳瓶
备注:带桐木木盒
D29H58cm
起拍价:JPY,
此器细平底,椭圆鼓腹,细颈,颈部及肩饰弦纹及莲瓣贴花纹。从肩部至器口饰三龙耳,每条龙皆垂著头咬著盘状口缘,龙头皆以刻、贴等纤细複杂的手法表现了目、耳、角、鬣等特征。龙耳瓶通常被认为是受古希腊双耳陶瓶的影响而形成,南北朝晚期至唐初集中出现较多,是体现此期西域文化国际交流色彩的象征性器种。
据现出土文献资料推断,白瓷约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约-年间),由于受胎釉中含铁量的限制和技术条件限制,烧制难度较大,生产量很少,历经千馀年还能保留至今的完整器非常少见。早期白瓷具有非常重要的证史价值、研究价值和珍藏价值。此类白釉器型存世极少,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白釉二龙耳器型可为代表。此外此器种在唐三彩中也沿袭出现,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唐三彩宝相花双龙耳瓶,列属日本重要文化财。
LOT
清代铜错金饕餮纹花觚
备注:带桐木木盒带木托
D15.1H32.1cm
起拍价:JPY,
LOT
清乾隆
扎纳巴扎尔风格铜鎏金菩萨座像
H19.1cm
起拍价:JPY50,
LOT
明代
铜鎏金观音座像
备注:带木托
H37cm
起拍价:JPY,
LOT
10-12世纪
古印度帕拉时期黑石雕佛立像
备注:带木托
通高H81cm本体H68.5cm
起拍价:JPY,
此雕塑由哈尔省和旧孟加拉地区富有特色的黑石制成。这类石料在文献中一般称为片岩或透水石,质地坚硬而表现力丰富。地处印度东北隅、孟加拉国一带的帕拉王朝,是佛教与印度教同时鼎盛发展的风靡时期。此菩萨立像石龛完整华丽,本尊毗湿奴立像身体线条盘曲有致,璎珞藤蔓繁複优美,两旁随侍吉祥天女、妙音天女,体态展现出三折式动感,极具印度教毗湿奴信仰帕拉晚期造像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