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小蓟,始载于《名医别录》。
大蓟为菊科多年生木本植物蓟的地上部份或根。/小蓟为菊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刺儿菜的地上部份或根。
大蓟、小蓟,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成果主治:行瘀血而敛新血,吐衄、崩漏、痈疽、跌打,及肠痈、血积、金疮、蛊*、虫*俱治。
个性:破瘀敛新。大蓟还可消痈。
大蓟,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菊科多年生木本植物蓟的地上部份或根。
小蓟,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菊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份或根。
菊科约属2.5-3百般,约为被子植物的至极之一,广布全宇宙。主产温带区域。我国约属0多种,天下均产。菊科植物常含有菊糖、蒸发油、生物碱、甙类、苦味质等成份。
菊科罕见药物:白菊花、*菊花、野菊花、青蒿、艾叶、茵陈蒿、蒲公英、大蓟、小蓟、紫菀,红花、南北苍术、白术、木香、千里光、牛蒡子、款冬花、佩兰、旋复花、苍耳子、*针草、豨莶草、水飞蓟、一枝*花、漏芦、鹅不食草等。
大蓟、小蓟,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回失红,行瘀血。
大蓟亦行瘀血而敛新血,吐衄、崩漏、痈疽、跌打,及肠痈、血积、金疮、蛊*、虫*俱治。
小蓟性同,而力犹薄,不能瘳痈消肿,但破血耳。
《本草求真》:巨细蓟(专入肝)。虽书载属甘温。能够养精保血。(别录)然究精之养、血之保,则又赖于血荣一身,周流无滞。若使血瘀不用,而致见有吐衄唾咯崩漏之症,与血积弗成,而致见有痈疼肿痛之病,则精血先已不治,安有调养之说乎?用此气息仁慈,温不致燥,行不过散,瘀滞得温则消,瘀块得行斯活。恶露既净。自有生新之能,痈肿潜消,自有固益之妙。调养之说,义由此起,真具备补益之力哉?(恭曰:巨细蓟皆能破血。)但小蓟力微,不如大蓟力迅。小蓟只能退热凉血,若大蓟则于退热当中,犹于气不甚伤也。(恭曰:大蓟叶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也。)能理血疾,不治外科。若脾胃虚寒,饮食不思,泄泻不只者,切勿妄服。两蓟类似。花如髻。大蓟茎粗而叶皱。小蓟茎低而叶不皱。皆用茎。
《本草备要》:甘温,皆能破血下气,行而带补。……小蓟力微,能破瘀生新,保精养血,退热补虚,不能如大蓟之消痈*。
《本草通玄》:破宿血,生新血,安胎气,止崩漏,定吐衄。巨细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力胜能消痈,小蓟力微只能退热,不能消痈。
注:尚有诸多本草著做将大蓟、小蓟的药性归为凉性,查《玉楸药解》《本草求真》《本草备要》等,遵命巨细蓟为温性一说。
鲜品格优。根叶俱可入药,以根入药占多数。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