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生物安全篇筑牢口岸
TUhjnbcbe - 2022/6/15 0:58:00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1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生物的正常生存、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侵害和损害的状态。

生物安全,简单来说,就是与生物有关的危害和风险,以及预防的应对措施。

生物威胁不仅包括新型病*等未知威胁,还包括长期困扰人类的各种已知威胁,其中一些对人类存续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

重大新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外来生物入侵、生物遗传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的流失、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武器威胁等,都属于生物安全的范畴。

生物安全不仅仅包含着以人为中心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包含着各类动植物物种生存不受威胁的状态。

例如区域性物种入侵、动物和植物物种灭绝等,既属于生物安全的范畴,同时也可归于生态安全的范畴,任何一种安全被打破,最终也都将波及人类生存发展。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贸易运输升级发展大幅攀升,地域性外来物种入侵危害也愈发严重。

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目前已有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造成损失高达亿元,其中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或具备潜在威胁,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2

都有哪些常见的入侵物种呢?

01

“头号杀手”—克氏原螯虾

在中国,最出名的外来入侵物种当属克氏原螯虾。看着这名字很拗口,但是想想味道,大多数人都直呼“真香”。没错,它就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小龙虾

原产于北美洲的小龙虾,因为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的特点,成为了甲壳类中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但奈何再强的生命力,遇到大吃货民族都是白搭,配上各种香料和五花八门的做法,让它变成了夏日夜市最佳伴侣,称得上是不远万里丰富国内餐桌的“好朋友”。

02

“国外成灾”—中华绒螯蟹

上面这位,听起来名字有点长,但每年的10月份,却总是能冲上国内的热搜“一蟹难求”,没错,它就是小名为大闸蟹的中华绒螯蟹。

早在年大闸蟹就“移民”到欧洲,它充分适应当地的水土,成为了当地的一“霸”,作为什么都吃的猛士,它吃遍德国,成为当地唯一的淡水蟹种,对德国水产行业造成的损失就高达万欧元。

以上这些物种,由于其广受好评的味道,尚未在国内酿出灾难。但并非所有外来入侵物种都是如此,有些物种终究还是成为国内的“恶客”,例如接下来提到的几位。

03

“一拳之大”——非洲大蜗牛

左右滑动查看非洲大蜗牛

分布: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到21世纪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已有分布。

危害影响:非洲大蜗牛食性广泛,可为害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非洲大蜗牛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它们爬行过的蔬菜和水果都可能残留病原,从而侵入人体。

04

“生态杀手”——红火蚁

左右滑动查看红火蚁

分布: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国内目前的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区、市)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区个,相较年增长了一倍,在城市公园绿地、农田、林地及其他公共地带都有发生。

危害影响:

红火蚁给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其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危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此外,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适,少数人对*液蛋白过敏,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风险。

05

“霸王花”——加拿大一枝*花

分布:

加拿大一枝*花是一种桔梗目菊科的植物,原产于北美洲,以前在国内是没有的,但在上世纪30年代之时,加拿大一枝*花作为观赏之物被引入国内种植,后来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传播方式:

对于加拿大一枝*花来说,它有着两种传播方式,即种子传播和地下的根茎传播,这两种的传播方式都很强,其中光是一株就能产生0颗种子,这种种子在风的影响之下,会被吹向远方然后开始生根发芽,而根茎这是会继续地生长,甚至长出新的植株出来,这样恐怖的传播方式令人难以预防。

危害影响:

抢夺资源严重,加拿大一枝*花非常的耐旱、耐贫瘠,再加上它们的根部本就十分发达,这就造成了它们会跟其他植物抢营养、水分、生长空间、导致生长在周围的植物不断地死亡,而后加拿大一枝*花就独霸了整块地方。危害生态环境和农作物,在抢夺资源之后,周边的植物难以存活,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甚至长在庄稼地的话,庄稼也不会因此成活。

3

外来入侵动物的入侵途径都有哪些?

Ⅰ自然入侵

靠自身的扩散传播能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如昆虫依靠气流从边境侵入,植物种子依靠风传播等。

Ⅱ有意引进

主要是为了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园林和绿化、观赏、宠物等人为引进,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有害生物。如加拿大一枝*花,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

Ⅲ无意引进

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这种引进虽是人为的,但其主观上并无引进意图。如被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其病源松材线虫就是寄生在松墨天牛气管中跟随其附着的木材而扩散传播。

4

我国在其他生物安全领域又面临着什么风险呢?

刨除以上外来入侵动物在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压力,人类自发性病*类也持续压迫着我国的国门生物安全。病*、细菌自人类诞生以来就贯穿整个历史进程,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医疗技术十分有限,鼠疫、天花、霍乱的肆虐甚至可以直接击毁一个国家的完整体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医疗手段的发展与完善,流行疾病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有效控制,但病*与细菌发展变异仍旧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安全。年的非典,的年埃博拉病*,年的寨卡病*,甚至于当前的新冠病*疫情,都与我国的国门生物安全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动植物疫情也在蚕食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很多新型疾病来自动物,比如通过蜱虫传染人的莱姆病、禽流感等,部分人畜共患病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生物安全隐患。例如年爆发的猪流感,造成多万人感染,超过27万人住院治疗。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年冬春季节,各类动物疾病呈早发、多发、高发态势,全球28个国家已发生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同比增长3.7倍。全球12个国家发生起非洲猪瘟,同比增长1%,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5

海关如何保护好国门生物安全?

针对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特点,海关通过筑牢“境外、口岸、进境”三道防线,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传入。

01境外防线

严格执行检疫准入、境外预检、检疫审批等制度,筑牢“境外”防线,严格做好拟输入境内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02口岸防线

施行外来有害生物口岸防控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规非法引进、携带、邮递外来入侵物种,筑牢“口岸”防线。构建CT机智能审图与机检关员识图互补模式,对识图发现异常的一律移交查验关员开箱彻查;对口岸初筛疑似为昆虫、种子或带有虫害、病害迹象的第一时间取样送实验室检测,对存在口岸扩散风险的第一时间作无害化处理。

03进境防线

强化粮食、种苗、活动物等高风险动植物及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进境后隔离检疫监管,有效运用企业稽查核查、认证和信用管理制度,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加强疫情监测与口岸外来物种普查,筑牢“进境”防线。

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渠道截获外来物种等活体动植物批次,同比增长98.43%。持续加强疯牛病、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松材线虫、红火蚁、沙漠蝗、非洲马瘟等重大动植物疫情口岸检疫防控工作。严格口岸检疫检查,全年截获有害生物59.08万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6.51万种次,首次检出致死粒线虫、铃兰短体线虫、北美齿小蠹等4种危险性有害生物,将番茄褐色皱果病*等5种有害生物增补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海关作为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将继续认真落实《生物安全法》赋予海关的新职责,全面加强海关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筑牢国家生物安全第一道屏障。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供稿单位:动植物检疫处、福州长乐机场海关、三明海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生物安全篇筑牢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