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
这里的“外来”概念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地理概念,指的是该物种进入了一个在其进化史上从未分布过的新地区。并且,这个物种在其新进入的生态系统中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势,破坏了该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到了原有物种的生存。
如果一个物种因偶然原因进入一个其未曾分布过的生态系统,却因“水土不服”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或因自身不具竞争优势而落得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结局,那么它也不能算作是入侵物种。只有在自然界在引入地建立种群,并对当地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才叫外来入侵物种。
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本地生长的植物都可以被称为外来植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植物都叫外来入侵植物。例如,番茄、彩椒、洋葱、大蒜、胡萝卜等虽然是外来物种,但它们或使我们齿颊流芳,或使我们赏心悦目,且分布处于人类控制之下,因此不能算是入侵物种。一般来说,只要加上“入侵”这两个字,那么它肯定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甚至是对经济造成危害。
▲常见的外来植物
02
物种入侵的危害
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危害既有直观可见的,也有潜藏在深层的,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通过排挤当地物种或者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营养,甚至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控制其他物种的生长,从而减少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甚至造成当地物种的濒危或者灭绝,最终导致了当地生态系统单一化或者退化,改变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此外,外来入侵物种很可能会和本地物种进行杂交,从而潜移默化污染了遗传多样性,这个危害其实可能更长远更大。
同时,外来入侵物种还有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如加拿大一枝*花的花粉,就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过敏源。
▲加拿大一枝*花
外来入侵植物一旦入侵到农田、果园、森林、池塘或者水域河道,就会对经济作物、渔业带来极大危害。以另一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为例,由于其长势迅猛,会把整个水面给封闭,导致水底的鱼类很难获取阳光、氧气,从而导致渔业、农田作物的减产。
▲水葫芦(凤眼蓝)
03
物种入侵途径
自然入侵。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紫茎泽兰、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
无意引进。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无意间被引入的。
有意引进。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寿螺等。这些入侵种由于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
04
物种入侵的预防和控制
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措施分为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
预防需要首先建立和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预警机制,评估体系,加强对有意引种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其次要加强检验检疫工作,拦截通过主要通道无意进入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
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方法可分为四类:
一是物理防控。包括人力灭除、机械清除等;
二是化学防控。利用化学制剂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此法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但容易波及到环境、本地物种以及人畜健康等;
三是生物防控。包括生物替代和生物防治,生物替代是选用当地物种通过替代方法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生物防治是通过在原产地引进天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
四是综合防控。将上述3种方法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个技术的不足,综合治理外来入侵物种。
淮南市寿县年外来入侵生物“加拿大一枝*花”化学防除行动来源:淮南市生态环境局综合整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