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以来,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一委两指”,将办公室调整为管委会常设机构,吹响了蓝天保卫战的集结号。
进入秋冬季以来,面对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和冲刺“双60”的艰巨任务,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始终保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定力与信心,始终保持铁腕治污、持续治污的力度与决心,进一步强化每日晨会研判制度,抓攻坚力度不减、打冲锋当仁不让,鼓众气、聚众智、汇众力,赢得了全年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一降一升”的关键逆转,走出了一条具有园区特色“不一样”的治污新路。
一是突出一个“咬”字,咬紧牙关、奋力奔跑。秋冬季再“难”、难不倒“认真”。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坚持不懈、分秒必争,每日由管委会分管领导召集晨会,会议时间由秋冬季前的9点半提前到8点半,参会人员由镇(街)环保科长扩大到指挥部专项工作组、镇(街)主要或分管负责人,“未参加晨会心不安、未解决问题心不宁”已深入到每位参会人员的内心深处;晨会就是每日的集结号、发令枪,每日晨会后,各镇(街)、各专项工作组全面发动、全员行动,领导带队夜查、班子分工包挂,以秒保时、以时保日,形成了带着“作战令”、拿着“任务书”、揣着“读秒器”抓攻坚的浓烈氛围,以不战斗到最后一刻永不言弃的拼劲,向全年“双60”目标发起总攻。
二是锁定一个“快”字,揪住细节、快速处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极速致胜、唯快不破。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全面增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强烈意识,把重点污染问题交办作为每日晨会“雷打不动”的议题,构建了“交办、调度、督办、整改、监管”的闭环链;对屡查屡犯、反复反弹的问题始终保持“零容忍”,“邀请”问题单位负责人参加晨会、现身说法,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对目无法律、我行我素的问题,及时采取“查、扣、堵、罚、抓”组合执法,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上的漏洞,坚决不让任何一个问题成为影响“双60”的“致命稻草”。秋冬季“百日攻坚”以来,34家工业企业、41处施工工地责令停产停工整改,查扣违规作业机械17台、违规电焊设备35台,形成了违法必究、查处必严、有污必治、治污必清的高压态势。
三是聚焦一个“智”字,借力借智、靶向诊疗。多次邀请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专家、上海市大气研究所所长陈长虹教授参加攻坚晨会,解读污染机理、校准治污航标。在专家的指导下,晨会挂起“秋冬季大气污染作战地图”,结合幻灯片演示的污染点位,实现落图标识、按图索骥,晨会的会议室演变为秋冬季攻坚前线指挥部;充分发挥“金龙湖绿网”实时锁源功能,借力雷达扫描、走航监测、PM2.5源解析、质谱仪解析等现代化手段,对晨会通报的污染趋势进行“解剖麻雀”,找出病理、挖出病根、挤出病*。“百日攻坚”晨会制度实施以来,经开区采取了对徐海路高架快速路中冶相关标段暂停机械作业、垃圾电厂停炉检修、重点行业差别化错峰、重点排污企业驻场监管等精准管控措施,实现压降污染累积、倒逼产业转型“双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