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5日,徐州市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召开期间,徐州籍艺术家及徐州地方文化学者或来信致贺,或亲临会议,高度肯定徐州文艺发展,建言文艺发展大计,就徐州文艺的新突破、新作为、新成效提出了新观点与新思路。本刊刊发部分贺信和建言,以飨读者。
1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
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赵本夫
因行程安排问题,无法到会看望文艺界的朋友们,深为遗憾和抱歉。但走过千里万里,我的灵*从没有离开过家乡。徐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徐州人一直都在用剑和笔,用血和墨,刻划着民族的辉煌和苦难,在*治、经济、*事、文化艺术上,做出过伟大的贡献。徐州是一片沃土,徐州人才济济,正逢这个伟大的时代,徐州的文学艺术事业一定会有更加光辉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
2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
学科委员会主任张立辰
在文艺的各个门类,徐州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徐州的文化战略。
汉文化是徐州的核心文化,给了徐州艺术家很强的文化自信,徐州艺术家对汉文化作了很好的挖掘、研究和转化。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文艺创作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走正确的路,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仍需加强。
3
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
著名工笔画家喻继高
工笔花鸟画从明末到清代到民国三百年不曾断代,我从农村出来学习工笔画,一路走来,现在的梦想就是弘扬工笔花鸟画,首先是努力创作,其次是出版书籍。
徐州计划筹建中国工笔画艺术馆,这是对工笔画艺术的认可和艺术家的鼓舞,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4
见证了徐州文联工作
60年的李石剑老人
用两个数字对比来形容徐州文艺事业的发展——年市委决定恢复文联工作时,全市会员余人,如今人;当时的国家级会员仅15人,现在达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放眼未来谈发展,需要加强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帮助他们成长。
5
徐州文化学者田秉锷
讲发展问题肯定要往前看,但也要往后看一下,往脚下看一下,徐州文艺发展应当立足于徐州本土,首先要搞清楚徐州的历史传承,其次要搞清楚地方的文化资源。
徐州人的文化原创精神是徐州人在各条战线上取得成就的灵*基点,文艺发展也是一个阳光工程,需要与时代的主旋律和正能量紧密呼应。
6
北方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教授、雕塑家乔迁
徐州的第二次文化发达得益于民国初年的交通让徐州又一次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在民国初年走出去的一批人才身上没有传统的包袱,所以达到了全国高度。
在文化发展中,传统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艺术创作的,不需要贴标签。艺术的高度在于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而地域特征只决定了题材上的特征,不代表高度。
我们为我们的传统骄傲,同时更要骄傲地来创造符合这个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
本文部分转载自《今日徐州》
统筹:徐芳
摄影:王铁君
编辑:郭思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