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徐州日报直面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TUhjnbcbe - 2021/4/28 21:36:00

直面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沂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骆耀明通讯员赵娣)“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对于新沂的教育我们越来越有底气了,这几年的高考升学率不断突破,以前学生往外地跑,现在外地学生往新沂跑,家长们都有目共睹。”市民刘建美告诉记者,家里的孩子今年上高一,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让她吃了定心丸。


  过去,大班额、优质教师资源等问题让群众对于本土教育缺乏信心,从而出现了外地“新沂班”现象,家长宁愿耗费时间、金钱,也要把孩子送到江南学习。这曾经是新沂群众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让群众对教育提升信心是近年来新沂直面最迫切的一个问题。


  对此,新沂市教育部门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工程3年攻坚行动,不断加大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投入,加快补齐“短板”、加固“底板”。

促进教育公平


  走进位于郯新路和芳草路交会处的芳草地小学,3栋色彩明丽的教学楼矗立在校园之中。


  “我们一年级招了7个班,大约是名学生,二到五年级从城西小学分流了一部分,还有部分学范区学生,总共23个班,名学生。”芳草地小学校长李荣宜介绍说,学校为8轨,48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人。学校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有效改善整个片区的学校配套状况,缓解周边教育配套紧张的局面。


  “哪里人多、需求大,我们就应该在哪里建学校。要让学校建设‘跟人走’,而不是人找学校,这样才能促进教育公平。”新沂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校舍建设上,近两年来,累计实施校建工程88个,新增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土建概算投资16.3亿元,行知中学、新三中等一批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年城区新建5所小学,今年9月投入使用,重新划定学区,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7个农村中小学建设项目预计年底竣工。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8个,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在教学设备方面,概算投入1.62亿元,结合校舍建设分批配备,提高使用效率。

实施“名师”工程


  让学生回流,不仅硬件设施要硬,更重要的是要让优质师资力量不外流。新沂市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壮大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领*人才队伍。

“我们深入开展‘教育学南通、水平双提升’活动,每年选派余名优秀教干和骨干教师,赴海门名校跟岗锻炼,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观念更新。”新沂市教师培训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新沂市共培养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14人、名优教师人。下一步还计划培养骨干教师人、名优教师人。


  除了事业留人,还要待遇留人。新沂成立新沂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各类社会资金万元,设立“卓越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创新奖”“最美乡村教师奖”等6个奖项,共发放奖金多万元,对于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为了推进城乡教育、不同区域教育和学校之间的协调发展,新沂市每年都有多名骨干教师等参与轮岗交流,每年暑假期间,鼓励城区教师下乡支教、乡镇教师进城考试、城区教师交流,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有效促进了师资均衡配置。


  年高考,新沂本科上线率由连续六年的稳居徐州市县(区)第一方阵华丽转身,成为徐州大市第一。而今再也没有了曾经的外地“新沂班”现象。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审核:新教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州日报直面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