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欢迎加入枣庄宣布主动靠拢徐州淮海经济区
TUhjnbcbe - 2021/2/4 20:51:00
自从年12月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徐州周边区域纷纷打破行*区划限制,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共享经济区红利。近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又有新动作。消息①——8月31日,枣庄快报官微发布:《枣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关于加快推动与徐州交通运输互联互通系列项目规划实施,构建对接徐州大通道,突破区域交通发展瓶颈制约的议案的决议》,文章提到:议案中涉及的交通工程项目,对我市加强与徐州互联互通、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区建设、抢抓发展先机起到重要带动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去年5月,淮海经济区10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徐州召开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首届交通座谈会后,淮海经济区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徐宿淮盐铁路、连淮铁路、鲁南高铁东段、枣庄至菏泽高速公路、徐州至宿州快速通道等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运营,徐州至台儿庄、萧县、宿州等跨省毗邻公交顺利开通运行。淮海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格局已经初步显现。消息②——8月31日,徐视第一房产官微发布:去年徐州、淮北、宿迁、宿州、菏泽、济宁、临沂、连云港、枣庄、商丘10个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和有关协议,将聚焦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实现信息共享、异地互贷、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今年,公积金淮海经济区一体化扩容取得新突破,效果超出预期,预计年内淮海10城互认互贷将全部实现。经与皖北的阜阳、亳州2市中心沟通,这2市中心也有意加入淮海经济区互认互贷。从区域合作实际效果看,公积金互认互贷开办至今,已发放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笔万元,拉动徐州市住房消费亿元。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年修订)》,国家层面上首次对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予以明确认可。这是徐州在新起点上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也是徐州过去多年努力和沉淀的结果。而事实上,徐州以其巨大的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优势,早已是淮海经济区十几个地级市居民心中的中心城市。周边县市的人来徐州就医、上学、做生意、定居,已成为一种自然选择。枣庄主动靠拢徐州是建设淮海经济区的实质性一步(文转载自/单问者)这些天,枣庄人的一个举动在徐州火了。枣庄人终于迈出了看向徐州的实质性的一步——构建对接徐州大通道、与徐州道路互通。这些交通工程项目包括有:徐州至萧县、徐州至宿州、贾汪至枣庄台儿庄的城际公交已经开通。推进徐州至淮北、枣庄以及直达各县的城际公交开通,建立以徐州为中心的城际公交出行网络。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在徐州都市圈的规划中,徐州将新建4条城际铁路、7条市域轻轨。泰曲枣徐铁路:从山东泰安、曲阜、枣庄,向南经贾汪、大许,至徐宿淮盐铁路双沟站;徐阜高铁:由徐州东站通往安徽淮北市,还将延伸通至武汉;徐蚌宁铁路:由徐阜高铁在淮北市分道,通往宿州、蚌埠、南京,至上海;徐菏客专:由徐州东站通往沛县、丰县、至菏泽。尤其是徐州至枣庄城际铁路项目,这两年来屡屡有所提及。也是徐州和枣庄都在积极推进的一个铁路项目。徐枣城际铁路是曲枣徐铁路中,徐州到枣庄的一段。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的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曲枣徐铁路是很有希望上马的一个铁路项目。这些规划让徐州人感动不已:自己还是可以做老大的。但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喊了多年的淮海经济区,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1、东部城市群竞争下的空白地带:淮海经济区如今世界各国与各国之间、各地与各地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到城市群竞争时代。在国内,可以看到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直接竞争:通过高铁、高速、机场、水路连接起来,资金、技术、人才源源不断流入。而那些在城市群核心区之外的地区,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家级城市群的虹吸效应,低调发展。如果拿出中国地图,就会发现东部地区有2处地方是城市群空白地。一处是江西闽西一带,大山当中做城市群确实难,主要还是地理因素的缘故。还有一处就在泰山以南、华东平原北部一带,也就是今天徐州人一直在喊的淮海经济区。这块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区域,竟然被各大都市圈华丽丽地错过了,没有叠加,只有错过。2、淮海经济区的盘子有多大,徐州带得动吗?如果光是淮海核心区的9个城市,总人口大致万,9个核心城市,年经济总量达到了2.5万亿。这些个城市,经济总量或者在各省居于末尾,或者人均GDP相对落后。但有个共同特点,离各自的省会城市都挺远,不仅享受不到省会的发展红利,还要忍受对方的虹吸效应。既然跟家里的老大混不好,那么跟谁混还不一样是混呢?说不定还能混出些新名堂。于是乎,徐州成为这些个城市的新的选择。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城市,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徐州工业基础扎实,种田养牛样样不缺,和周边城市自古就是一家人,当地教育资源也相对发达,人才自给率相对较高。而当地工业虽强,但奉献给得也多,这留在地方手上的钱相对少了,投资建设的钱就捉襟见肘了。虽然作为枢纽型城市,但徐州好像并没有完全利用起枢纽资源,徐州站依旧是一座站,而不是一个陆港,物流产业没有大发展,和周边城市的产业充分对接未实现。要知道,充分的流动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根本支撑。所以说,未来是美好的,现实还是骨干的,徐州枢纽转化大文章亟待展新篇。3、枣庄的选择:无奈又现实这一次枣庄提出建立通往徐州大通道,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徐州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隔壁的宿州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原来宿州下辖的四个县全部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安徽一直垫底。这不,对接徐州没几年全部脱贫了。因为自身处在山东的边角,济南青岛都太远,自己又不靠海,再加上鲁南高铁华丽丽抛弃了枣庄。枣庄有自己的底牌。枣庄主动对接徐州,将给徐州带来一个梦想多年的礼物:微山湖。徐州不差铁路,正是铁路给了徐州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也是徐州建设国际陆港的基础所在。徐州有连云港提供的海港资源。空港资源徐州也不缺。唯一缺的,就是一个大湖。多少年了,徐州人望着微山湖兴叹。选择徐州,枣庄需要处理好虹吸与反虹吸的问题,如何对接徐州的枢纽地位发展起自己的特色经济。建立大通道只是淮海经济区一体化的基础性一环,只是实质性的第一步,后面还有产业、医疗、教育、旅游、金融等。或许,如何破解横跨四省的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难题,枣庄会提前给出答案。宿州、淮北他们更主动融入徐州都市圈其实,在枣庄之前,更积极主动融入徐州的城市,要数安徽的宿州、淮北了。早在年,淮北市发改委就发文: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快建设淮徐快速通道。之后淮北更是在与徐州接壤的飞地段园镇,引入绿地集团开发超级大盘。而宿州也早就积极对接徐州都市圈,建设徐萧、徐宿快速通道,并开通了徐萧、徐宿省际公交,徐州至萧县轨道交通(S4号线)也在推进中。徐州市区——段园/萧县——淮北市区——宿州市区,三市一县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随着徐州环城收费站的撤销,三市交流将更通畅,徐淮宿一体化已然实现。淮海10市市不仅在道路上与徐州加强互通,住房公积金也与徐州互通。就在近日,都市晨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欢迎加入枣庄宣布主动靠拢徐州淮海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