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肸说老话从提关于海南黄花梨老料新料的
TUhjnbcbe - 2025/5/14 20:30:00

前面写了一些关于海黄的个人看法,今天继续海黄话题,说一个很多人都很纠结的问题:海南黄花梨老料与新料的问题

因为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权威的判定标准,没有形成书面上的判别标准,而对于新料老料的判别,都是玩友自行判断,小肸总结了目前的主流说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按木料是否经过自然风干划分就是按照砍倒之后存放的时间来说。

1、老料指砍伐后存放时间较长,白皮已经被基本腐蚀氧化的黄花梨木料,原料本身的含水量比较低,木材比较稳定。

2、新料指刚刚砍伐下来的木料,因其还没有风干,内部水分含量大,所以重量多大于老料,但是稳定性较差。

3、当然除了新料和老料之外,为了提高原料的价值,还有一种介于老料和新料之间的木料,叫做干料,指砍伐下很久但表皮还没有完全被腐蚀氧化的黄花梨木料。

这个划分标准,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错的,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建立在都是野生料的基础上,需要把如今人为催生的速生林排除在外!

第二种:按木料生长年限划分,这个小肸认为还是比较科学的,能有效避免第一种说法的弊端!

一、老料:指生长年头至少达到(或趋近)百年以上的木材,年头越长品质越好。

正常野外的生长条件下,一棵海黄树要成材,至少需要百年的时光,如果想要长成家具的板料,那需要是五百年的时间!生长二十多年的黄花梨树砍下来都是树皮,中间的格都不够做一根筷子!

按这个标准划分的老料,底色沉稳,色泽及油脂分布均匀,萤光感强,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木质已十分稳定,抗潮耐压,不易变形开裂,目前市场上的老料已是比较少见了。

目前这种老料的来源大概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砍伐后经过1~3年自然虫蚀、潮化、风化过程。以前黎族人砍伐黄花梨后,由于运输工具不行,不会马上弄下山,会让白蚁啃食黄花梨边材,当遇到有辛辣芳香而又坚硬的格就会停止咬蚀。

虫蚀过后裸露的格经过多次反复的潮化、干燥,再潮化、再干燥,使心材部分颜色趋于加深,色泽醇厚而一致,这样做既可以减少运输的重量,又能使材质更加优良。有些树木被砍倒之后,由于时间长了,会被遗忘,七八十年代这种材料还能找到,制作家具不用烘干,不易开裂和变形,而且颜色漂亮香气浓郁,如今已经在野外和市场上见不到了。

第二种:就是所谓的拆料,拆房,拆家具、拆农具,这类材料的木质特点与上述第一种基本相同,木性已极为稳定,经过时间的考验不会再开裂与变形,这种原料目前市场上还能见到,都是小料,很难见到大料。

第三种,未经陈放的老料,由于目前野生海黄树就那么几棵,并且都被严加看护,偷伐的可能几乎为零,那么这种老料如何来的呢?那就是挖树根,在80年代之前,砍伐海黄,都是从根部直接伐倒,留有不少树根,前几年还能经常挖到,如今树根也差不多快绝迹了。

这种老料由于被掩埋或者被水淹没,木料水分还比较大,外边的白皮也是主要靠人工削砍下去的,木料需要陈化,如果人工烘干,木料中的油质及降香物质也会随着水分而大量蒸出,大大伤损了原有木材品质。

二、新料:指生长年头几十年的木材,年头越少品质越差。

目前新料多为人工种植,生长周期短,所以它的边材和芯材大都颜色浑浊、木质疏松,油性小且分布也不均匀。因为新料中水分很多,质量不佳,在使用中不能受潮,受潮后更不能暴晒烘烤,否则很容易开裂、变形。就整体价值来讲,新料与老料是无法相比的,不属于一个级别!

按照这种划分,引用一句不太合适的话“三岁看老”,海黄的原料,在被伐倒的一瞬间就已经定格,新料就算是存放的时间很久,依旧还是新料,其油性和木性可能稍有改变,但是非常有限,这是先天的不足,后续时间的积淀也无法弥补这个缺陷!

肸说文玩,专注各类红木文玩工艺品喜欢的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肸说老话从提关于海南黄花梨老料新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