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疫情,据信是继上海、长春等城市后的又一轮规模性爆发。海南相当多地市开始“全域静态管理”。一个意外插曲是,因为部分因疫情防控被迫滞留游客的“待遇”问题,中国经济第一大城上海和最年轻的省海南之间,爆出了一场茶壶里的风波。
浏览网上各种“喷”,意外发现,沪琼斗嘴,东北人躺枪。
我亲眼见到有不止一位网友留言:海南爆发疫情,最受伤的不应该是东北人吗?海南岛自二十年前起,不就是“东北的一部分”了吗?
怎么这次好像没东北人啥事呢?
1
要说,海南和东北,已经因为不厌其烦的报道,让很多读者形成了巴甫洛夫效应。一说起海南,“东北第四省”呗!那些江湖上的各种传说各种段子,转眼间台风登陆般涌出来,什么“海南人口万之多,其中万东北人”啦,“三亚万人就有30万东北人,三亚房产东北人占一半”啦,什么海南前领导说“东北人一撤三亚变空城”啦,“黑龙江省公安厅设置了住三亚市的出入境管理服务站、哈尔滨市公安局住三亚警务站”啦,“比东北还地道的锅包肉”啦,哦,还有,前两年个别在琼东北人“偷菜偷水果”,经典的那句“我寻思这些水果没银要了尼……”
只要和海南一扯上关系,东北人便成了反客为主的吉普赛人,如同一种叫一枝黄花的入侵植物,疯长在海角天涯。
但这是不准确的。
“不准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东北人在海南,不是东北人主动“入侵”,是海南先“撩”,请过去的——对,就跟这次上海游客吐槽,自己也不是没事干了非到海南玩,是海南先做了广告邀请上海游客光顾的。
另一层意思,东北人在海南,没那么多,至少比人们以为或感觉的少。
第一层意思,是个简明的故事。
话还是从年代说起。那时候,东北从“砸三铁”到“大下岗”,很多老国企的职工丢了工作。作为重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东北下岗人数几乎占到全国总下岗人数的22%。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大不了从头再来”的舞台。
也在年代初期,经历了一次大型房地产泡沫演出的海南省,正处在鸟不拉屎的境地,许多曾卖到上万一平的商品房暴跌到一千元每平不到,连数百元一平的房子都随处可见。有多困难呢?最近一些省份不是重现“烂尾楼”了么,当时海南的情况,难看十倍。
一面是没房没工作,但很多都有不大不小(在当时而言)一笔“买断工龄”的款子,另一面空房子等人住进来活血,两面一拍即合。其中不乏海南当地官方的热切邀请,包括允诺种种便利。这里面,据说解放初期从东北打到海南的部分留琼原四野官兵“亲戚”也有贡献。
一拍即合的结果,就是我年第一次去海南时感受到的氛围。我是半夜到的海口客运站。一下大巴我就闭住了嘴,一切交由海南当地的朋友交涉。因为耳边的东北乡音实在太频密,亲切感瞬间被世故摧毁。我很清楚,只要这时候说话带出一点东北口音,就可能多出一些无谓的麻烦,虽然是热情的麻烦。
2
严肃地说,年代的这次“邀请”与“应邀”,只是一个缘起。故事还有后续。东北人原本可以选择的地方不止海南一个,海南希望招揽来的也不止是东北一地的来客。但相对来说,东北人对海南的热情持续得更久。
持久的因素很多。我个人认为,海南这个新生的省份,欠发达并且边缘,因而有足够的容纳度与接纳能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可见空隙与弱势,也有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美德。
谁也不曾想到,东北人口的流出,一下子持续了二十多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仅仅在年-年,东北就整体减少了1万人——刚好略多于年底海南省的总人口数。
假如这1万人的大部分都到了海南,那还真是一个奇景。然而这当然不可能。不仅不可能,而且与很多人所感受到的不同,海南不是东北人的主要目的地,在东北的海南人也没那么多。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人流入最多的5个省份是山东、北京、河北、天津、广东。其中,山东、北京双双超过万人,成为东北人口外流的主要目的地。海南排在第11位,介于四川与福建之间。就海南的体量来说,流入的并不算少。但这个位次,显然距离“东北第四省”还差得远。
同样,在海南0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为万,占比为10.8%,位居全国第10位。这多万外来人口中,来源地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四川、广西、河南、湖南。东三省,黑龙江勉强排在中游,辽宁吉林都排到十好几位去了。你看,海南全部外来人口总数,还没传说中在海南的东北人那么多。
这些数据是常住人口,没有特别统计那些已经落户海南的东北人。但我相信,这个数量不会太少,同样也没那么多,因为各种现实利益考量,在很多年里,东北人虽然不惮于走出东北,但对迁出户籍却极为谨慎。落户海南的东北人,不可能比常住海南的更多。
为什么在全国人民的印象里,海南俨然已经成了“东北第四省”呢?
东北人在海南的总数固然不少,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东北文化的均一性,或者说,东北话的高相似性以及高辨识度。
别的地方的人,都是按省甚至按地区计数,但东北是按照三个省加小半个自治区计数。这当然不公平……但不然怎么办呢?
放眼神州,不会普通话的可能有,但谁还不会甩两句东北嗑呢?“你瞅啥……”
另外,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离开东北的东北人,几乎很少出现在工厂制造生产线上。这绝对是文化差异。东北人大部分都从事与人密切接触的服务业或类似行业,抛头露面的机会特别多。这也让东北人的出镜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域的人。
所以没人会注意到在海南的湖北人有多少,因为甚至湖北人自己都未必能分得清各地市方言的细微差异,但无论是通化还是黑河、海拉尔,说的东北话都是一套嗑,随便一个西双版纳人都能辨识出来。
3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海南封岛,最受伤的不是东北人?
“东北人在海南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这是答案的一部分;
答案的另一部分则是,东北人如果现在还在海南岛内,那准是有房子有工作甚至有户籍的,对他们来说,游客的那些烦恼并不存在。
东北人在海南,可能是“候鸟,但真不是游客。
更何况,在前面几个月,部分东北人早就经历过长时间的“封城”“静默”。在上海、西安的市民“全城静默”期间于网络上忍不住叫疼的时候,东北人舆论场却表现出了特别能忍耐、特别能静默的“美德”。所以即使他们在海南,大概也只会更“静默”吧。
还有一大票东北人现在仍在东北,哪里都不想去。
什么?到三亚避暑?不存在的。给你看看我写这些字时几个地方的气温:上海,41℃;三亚,30℃,东北呼伦贝尔的图里河,3℃。
“冬天来了,万物歇息,又到了东北人南下看海的季节。无数在海南买了房的东北人,打上飞机,来到天涯海角,在沙滩上,开始猫冬”。(脑补一个赵忠祥老师的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