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红木家具成为不少家庭的标配,使用和保值两不耽误。在此基础上,一些殷实人家开始着眼于具有增值潜力的收藏家具,黄花梨制器成为首选。
为家里的红木罗汉床配一张黄花梨炕桌,开始越来越多的被考虑。炕桌体型不大,档次不低,位于招待宾客的最中心,在家居陈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居所蓬荜生辉,主人格调无形中又高出一截。
就黄花梨老炕桌而言,带雕工的远多于素器,反映出过去炕桌除了有餐饮或读写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用来欣赏的。
这些雕刻精美的传世品,以有束腰三弯腿居多,其中一种腿肩上雕花,在现代家具中少见,样式显得新颖,而且存世数量较多所以价格偏低,很受新晋藏家们的欢迎。
一般来说,有束腰桌凳靠抱肩榫将牙条、束腰和面板连接,牙腿格角相交势必会切断腿肩雕饰,牙条和腿子垂直线交接的齐牙条造法便应运而生。
这是抱肩榫与齐牙条结构的示意简图,对比不难发现后者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齐牙条保证了雕刻图案的完整性。其次,齐牙条方式下所需牙条的长度较短,相对来说是省料的。
同时,齐牙条构造也有显著不足,其结构不如抱肩榫来得坚实,所以炕桌四角往往要钉铜叶加固。
另外,齐牙条造法主要运用于炕桌,其他明式桌凳上很少。
黄花梨齐牙条炕桌以雕饰繁复为主,此外还有一种简单的式样,腿肩刻圆转弯曲的细线,从明到清均有制作,不是本文重点(上图)。
接下来将以一张带托腮的桌子为例,为大家解读黄花梨齐牙条炕桌的纹饰搭配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