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2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史纲之辛亥
TUhjnbcbe - 2025/4/7 19:38:00

l辛亥革命—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①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辛丑条约标志着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清末“新政”的破产

清末新政内容:

1)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2)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君主立宪

3)颁布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

③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英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

3.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革命书》;陈天华写《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

4.涌现多个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5.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1.革命纲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3.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①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② 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评价:

①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② 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结果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导致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反扑

4.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评价:归根结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很难真正的保证

5.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任归属原主;革命后的的增价,则归国家,国民共享

评价:并没有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称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4)第二次辩论—关于改革与改良的辩论

1.围绕中国是采用革命还是改良手段,内容

①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②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2.意义: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是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精英、不反帝、反封建不彻底、不分土地)

l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1)武昌起义

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两次著名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

3.影响最大的是:广州起义

4.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年为中华民国,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

① 从政权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地位

② 从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部宪法

评价:

积极性: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他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局限性:

① 南京临时政府企图用承认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② 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 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②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 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地变化

⑤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l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① 政治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② 经济方面,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原因:

① 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

②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挽救共和

① 宋教仁被刺,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② 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决反袁武装斗争

③ 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④ 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

2.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4.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存在着许多的弱点和错误(根本原因)——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力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考研倒计时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史纲之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