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最近正是一枝黄花的生长高峰期,也是开展防治的有利时期。海塘沿线地处长江边,我们本着生态治理、长效严控的目标,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清除。”不久前,在崇明区向化镇渔业村海塘大堤外侧,工作人员正用打草机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清理。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繁殖能力惊人,传播速度极快,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在本市各区均有不同程度侵害发生。多年来,崇明坚持生态立岛原则,高度重视一枝黄花防治工作,将其作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程重点内容持续推进。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是桔梗目菊科的植物,每年3月至4月初开始萌发,10月开花,11月种子成熟,每株可形成2万至20万粒种子。这种植物的花色泽亮丽,在20世纪30年代作为庭院观赏花卉被引入我国苏浙沪地区。由于这种植物每株植株经过一年生长后在第二年就能形成一丛或一小片,而且它的根部会分泌一些物质,抑制别的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与周围植物争阳光、肥料,直至把“邻居”赶尽杀绝,年,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一枝黄花的主要生长区域是农村田间地头、河道两侧等区域,防治方法主要有三种: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一枝黄花种子成熟与休眠期,应及时复耕并种植树苗、草坪等绿化植物,抑制其再生;每年6月至9月是一枝黄花植株生长期,应以割杀为主、人工拔除为辅;每年10月和11月是一枝黄花的扬花期,要将植株集中销毁,做到斩草除根。
近来,为有效治理加拿大一枝黄花,崇明区不断压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聚焦镇域范围内“房、田、水、路、林、村”等各区域,统筹农业农村、绿化、水务等职能部门和村、居共同履责,做到发现一株、清除一株,发现一片、铲除一片。今年以来,崇明区各相关部门、乡镇积极联动,已累计整治零星散发一枝黄花余亩。
同时,在乡镇一枝黄花得到有效清除的基础上,崇明区还积极协调光明集团、上实集团等在崇市属企业以及驻崇部队等单位,对区内镇外防治难点区域内的一枝黄花进行协调清除。仅今年下半年,这些防治难点区域内的一枝黄花集中清理整治量就达余亩。
为形成防治闭环,崇明区还组织植保专家开展防治一枝黄花技术培训,明确以物理防除和生态防除措施为主,通过发布防治技术意见,为防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针对一枝黄花除根后的地块及时推进复耕复种,让本土植物快速生长,进一步减少一枝黄花回潮、反弹现象。
整治前后对比
崇明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物种入侵是指一种物种从之前的生存地自然或人为转移到另一个生存地,这种转移会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甚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物种入侵的途径有自然传播、无意引入和有意引入等。“我们将持续加大对一枝黄花的联防联治力度,在行政区域管控好的基础上,继续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攻坚战,同时结合耕地保护,对偏远地块、防治难点区域及时指导经营主体开展清除工作,组织复耕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压缩一枝黄花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