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6岁的雍正翻了48岁齐妃的牌子。把一旁的太监急得不怕死的大胆咳嗽了一声:“皇上,边上的舒舒觉罗氏才25岁。”雍正眼睛一瞪,没好气的说:“就要她!”雍正继位后,经过“九子夺嫡”之争斗的八爷*一派,只有雍正的亲弟弟胤禵结局好些,雍正只剥夺了他的印信,让他去守灵,变相的软禁了他。当时胤禵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因为容貌秀丽,生性善良,为人处事通情达理,与胤禵十分恩爱。胤禵被罚去守灵,舍不得和她分开。于是,向雍正提出了想带着她一起走的要求,雍正不但没有答应,反而将舒舒觉罗氏纳入了自己宫中。以此报复亲弟弟的“背叛”。可悲的康熙第十四子、皇帝的亲弟弟、“抚远大将*”的胤禵,只因站错了队伍,就竟然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舒舒觉罗氏觉得雍正就是个无道昏君,可怜身在屋檐下敢怒不敢言。可随着接触雍正的时间一长,慢慢的她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她看到雍正没日没夜的批阅奏折,身体每况愈下竟然会心痛。雍正生病她担心:“皇上,您要快点好起来,大清朝不能没有您啊。”平常也从不情不愿,发展到心甘情愿的精心照顾着雍正,每天会变着花样给他熬汤,无微不至的问寒嘘暖,两人之间产生了本不该有的感情。不久,舒舒觉罗氏就成了雍正的妃子,雍正自此再没有降罪于胤禵,对舒舒觉罗氏和胤禵两人的儿子弘春也很好:把弘春封为了贝子。日久,雍正身边的太监都知道,雍正对舒舒觉罗氏不一样。那晚,太监端来侍寝牌,舒舒觉罗氏的牌子和齐妃的紧挨着。雍正手一抖:错了。太监知道雍正的心思,大胆的咳嗽一声:“皇上,还有个25岁的舒舒觉罗氏刚上任。”“朕就要齐妃!”雍正将错就错没有更改。齐妃得知自己竟然被雍正翻了牌子,激动得差点崴了脚。她特意穿上雍正喜爱的粉衣服,不料雍正看了:“丑,你穿什么都丑!”让她不知所措。她错愕道:“皇上不是蕞喜欢臣妾穿粉色?”雍正毫不留情:“粉色娇嫩,你几岁了?”说罢,不再多言转身离去。留她望着那远去的背影。她太久没有承宠了,她只记得雍正说她穿粉色好看,那还是15岁那年:她被康熙指给了当时13岁尚未被册封的胤禛(雍正)做侍妾。李氏不光长得美,身上那种江南女子的韵味更是独特,所以一入府就得到了少年胤禛的喜爱。他蕞爱看她穿着粉衣服,他说:“你真好看。”入府10年之间,她为胤禛生了3子1女,自己也成了侧福晋。在雍正所有的妻妾及继位后的嫔妃中,与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并居前列。这些足以证明当时雍正对她的宠爱。可惜的是,李氏不明白:男人永远喜新厌旧,女人则早晚会成为明日*花,“绣花枕头”终究无法长期固宠。家世低又没有心机的李氏,在娇嫩欲滴开始,一直到盛放时刻都没有抓住胤禛的心,在逐渐色衰时就更没有竞争力了,年轻貌美的新人替代了她。尤其是当年氏进府后,她更是被遗忘在角落里。她不知如何让自己重新回到被宠之地,只能不断地用孩子和从前的时光时不时提醒皇帝。一次二次还有点用,雍正会不由自主的浮现片刻温情,但每次都是这一套,任谁都烦:女人、故事、孩子在宫中从来不缺。慢慢的李氏成了人们口中可笑的把柄,她却不自知。雍正登基后,年氏被册封为贵妃,她则只被封为齐妃。李氏生的儿子不少,却只有弘时一个活到了雍正登基,她也并没有母凭子贵,反而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受弘时连累永远止步于妃位。弘时当时是雍正名义上的长子,雍正也尽父亲的责任,选派儒学老师王懋洪专门教育他。可弘时仗着生母曾经的荣宠,行事恣意妄为。他凭着皇子的身份,对老师经常颐指气使,让雍正下不来台,特别是耳濡目染当年“九子夺嫡”事件后,自己也渐渐起了不轨之心。要想出人头地,身为皇帝的儿子本没有错,可弘时错在分不清形势,站在了父亲雍正的对立面:对被圈禁在宗人府的2位叔叔亲近有加。不但去看望,而且觉得他们可怜,想让雍正把他们放出来,这些行为碰到了雍正的底线:不和自己同心一体,即便是亲儿子雍正也不会手软。于是,雍正震怒:“既然你这么喜欢你八叔,就去当他的儿子吧。”说到做到,雍正真的下旨把弘时过继给了胤禩,并将他幽禁了起来。在雍正面前早已没有了话语权的齐妃,听到消息当场昏厥过去,她不愿接受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24岁的弘时因此抑郁而终。直到她被雍正错翻了牌子,直到她看着爱人那厌弃的眼神,她才终于明白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自此她死了心,在后宫孤独的活着。年,齐妃走完了自己一路下坡的人生之路。享年64岁。一入宫门深似海。后宫女子爱与被爱,全都身不由己,能否在其中脱颖而出,不但要有貌更要有智慧,才能走得更远。齐妃和舒舒觉罗氏都是可怜又可悲的女子,不同的是一个识实务为俊杰,一个活在幻想里,开头相似,结局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