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闺女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花又是什么花?
婀娜多姿的窈窕淑女,风度翩翩的君子。
《诗经》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了一幅浪漫的场景,一直流传到了现在,让人神往。
在古典文化里女子除了淑女之外,还有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千金小姐等称呼可惜这些略带优雅的词语,已经很少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只剩下了美女这样直白到近乎无趣的词语。
有人吐槽说美女这个词儿已经成了性别的代名词,往大街上随便一喊就有很多人来看。
相比之下,*花闺女这个依旧活跃在民间的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就牢固了许多,它还是像古代一样,用来形容那些的还没有出嫁的未婚女子。
提起*花闺女这个词,很多人都能想象的到少女那种含苞待放,欲语还休的羞涩模样。
据说这个形象的称呼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现如今认可度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出自《杂五行书》。
据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有一个闺女叫寿阳公主,还是少女的她躺在宫殿的檐下休息的时候,有片*色的腊梅花落到了额头上。
等到公主醒来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个拂之不去印记。
皇后知道后,让公主留着这个印记,看看能持续多长时间。
寿阳公主听从了皇后的安排,过了三天才用水洗净额头上的印记。
《礼记》里有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大人物喜欢的东西,下面的人为了巴结,一定会更加的推崇。
那些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偶然事件,往往会引起普通人的模仿,然后形成一种潮流。
宫女们觉得寿阳公主额头印花的样子非常好看,也跟着有样学样,然后一步步流传到了民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些习惯了贴花打扮的女子,在梅花的花季过后,无法忍受的自己变回原来的样子。
干脆发明了一些好看的花鸟模板,然后把其他的*色的花做成粉料用来化妆,久而久之这种化妆方法就成了贴花*。
比如南北朝《木兰辞》里写道: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唐朝《杂曲歌辞》里写道: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
这两首诗词里的花*写的就是女子的妆容,可能是因为喜欢这种打扮的都是未出阁的女子,所以又就把她们统称为*花闺女。
*花闺女里的*花,也和实际上用来打扮的颜料一样,一开始只是腊梅花,发展到了后期,已经延伸到了其他地方。
*花代表的另一种植物就是菊花,这种话傲霜耐寒,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傲骨,不会像小人一样趋炎附势。
东晋诗人陶渊明就很喜欢菊花,在他的作品里就有采菊东篱下等诗句。
闺女前加上*花,既能说明该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又能暗喻这一个贞洁的好姑娘。
只是金、元的游牧民族侵入中原以后,在文化方面引起了很大的改变,少女们已经没有心思像过去一样悠哉悠哉的用花*来打扮自己,不过*花闺女的说法却保留了下来,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