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条鳄雀鳝吃掉人工湖里一半鱼小心外来物 [复制链接]

1#

来源丨都市现场综合广东公共频道、央视网、四川日报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近段时间来,广东东莞新世界花园小区一人工湖里的鱼是越来越少。12月2日,小区物业找来结果专业人士下网捕捞后,却捞上来了3条体型硕大的鳄雀鳝,现场拍摄视频显示,一个成年男子都较难将其拿起来。

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约两年前他们就发现人工湖里有鳄雀鳝,当时它们体型还比较小,他们找人专门来钓过,但是没有钓到过。湖里养的大多都是锦鲤,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发现起码有一半的鱼都被鳄雀鳝吃光了,所以这才联同社区聘请了专业的捕捞公司到场处理。

小区物业:用网拉的,第一网可能被树枝挂到了没拉到,然后就直接拉了第二网把三条全部拉上来。最大的那一条至少有1米5到1米6长,可能有多斤吧,两个小的可能有一米1米2长,可能有五六十斤。

物业估计这些鳄雀鳝应该是住户放生的,接下来他们也会提醒住户不要随便放生这些外来生物。据悉,雀鳝原产于美洲,主要有鳄雀鳝、热带雀鳝、斑点雀鳝等七种,而鳄雀鳝就是最大、最凶猛、最危险的一种。

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顾*恩:因为它的体型比较奇特,很多人为了满足猎奇心理引进之后,把它当作一个观赏鱼类,而它的个体会长得很大,家里的水族缸可能养不下,所以很多人就喜欢去放生。

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鳄雀鳝不会主动攻击人,但也不排除极端情况,市民还是小心为妙。专家也提醒大家,鳄雀鳝并不适宜食用,而且卵有剧*,如果大家见到体型较大的鳄雀鳝,可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小小红火蚁,"杀伤力"却很大

说到外来入侵物种,除了体型硕大的鳄雀鳝,有时不引人注意的小蚂蚁也能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如果大家在路边见到了一个红色的小土堆,就要小心了,因为那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的巢穴。

今年11月,南昌市民李先生在朝阳江滩公园晨练时,发现了红火蚁的踪迹;12月2日,家住吉安市庐陵新区锦绣香江小区的肖女士在自家小区绿化带,发现了多个红火蚁的蚁巢。最近一段时间,在鹰潭市也发现了近年来数量最多的红火蚁,累计出现面积达多亩。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区个,较年增长了一倍。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攻击性强和叮咬*性大是它的主要特点。

据了解,红火蚁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从南美到北美,然后传到世界各地。红火蚁的筑巢能力极强,挖一个蚁巢只要一天的时间,同时,繁殖能力也十分惊人,一个成熟的蚁巢里面,大概有五到五十万只红火蚁。

更可恶的是,红火蚁对人有极强攻击性,人在被红火蚁叮咬后,会立即有灼烧感,叮咬部位通常会形成肿块,伤口24小时内就变成白色脓包,并伴有强烈的瘙痒,症状可能要持续数天。有过敏反应严重的人在被红火蚁叮咬之后,就会出现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还有牲畜等被红火蚁叮咬后陷入昏迷或者中*死亡。

"一枝*花"现身多地被称"生态杀手"

除了动物,植物也是外来入侵物种的一类。比如,前段时间“加拿大一枝*花”就在全国各地频繁作乱,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它没有天敌制约,具有超强的繁殖力和传播力。在生长过程中,与周边植物争夺养分和阳光,导致其他植物死亡,因此专家又称其为“生态杀手”。

不久前,湖北武汉的江堤、荒地甚至田野里出现了大量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花”。对此,武汉市8部门联合部署治理行动,同时呼吁市民如果看到这种花,一定要上报,并除掉它。

目前,我国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的17个省份都有加拿大一枝*花分布。

江西多地爆发水葫芦已打捞6万余吨

如果说“一枝*花”是一夜之间被大众所熟知,那么水葫芦,则是外来入侵物种中的顽疾。今年以来,江西多地持续干旱少雨,河流流速减缓,水质易富营养化的特点给水葫芦的生产提供了便利,造成水葫芦大量生长。

今年11月,江西南昌不少市民发现赣江南昌段的江面上漂浮着大量水葫芦,一簇一簇的绿色水葫芦漂浮着形成了数公里长的水葫芦带。记者调查得知,这些水葫芦来自绵江流域,上游开闸放水时将它们冲到这里聚集起来。为防止对水质产生影响,相关部门立即展开打捞工作。

针对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江西吉安万安也加大对辖区水域巡查,及时清理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葫芦,畅通河道,改善水环境。截至11月21日,江西全省已打捞水葫芦6.18万吨,投入人力一万多人次。

据了解,水葫芦是一种浮水草本植物,为外来物种,在我国无天敌制约,喜生于温暖、向阳和富含有机质的静水中,繁殖速度较快,能轻易覆盖住水面,使水体得不到光照并影响水体流动,容易造成水质和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是怎么入侵的?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原本那些不属于某生态系统的物种,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被引入,造成对入侵地生态环境、农林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危害的物种。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那么,这些外来物种是怎么入侵的呢?

一是自然入侵,通过空气流动,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发生自然迁移,造成生物危害。

二是人为引进,分为有意引进和无意间引进。其中有意引进包括出于观赏、饲料等目的。无意间引进:虽是人为的,但其主观上并无引进意图,而是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客无意间被引入的。如松材线虫,就是由进口设备的木制包装箱带进来的。此外,入境旅客带的水果、肉类、甚至鞋底,也会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年,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种、6.95万种次,相当于每天平均截获约种次。

法律保障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从国家到地方,历来非常重视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对付外来入侵物种,专家表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要、监管为重”的原则。一要控制增量,早发现、早报告、早除治、早拨除。二要消减存量,控制一批、压缩一批、拨除一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1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强化了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比如,对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将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行为,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当然,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不购买、邮寄境外活体动植物,不携带国外动植物及其标本、种子入境,不随意丢弃、放生。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安全,谁都不是旁观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