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史上最牛三兄弟,黄埔三同窗,国军三将军,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

在安徽淮南的淮河南岸,舜耕山北麓,有一座古朴的村落廖家湾,早先叫凤台县王叶巷坊,今属田家庵区安成镇,在这座僻壤的小村庄,至今流传着一句民谣:“廖家湾,廖家湾,大小*官一百三十三”。因为这里居民拿出《廖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开山鼻祖系当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成为明朝开国元勋楚国公廖永安之后裔。

这个村子通过十多代传承下来,到了清朝末年,廖家湾有9人加入同盟会;8人参加安庆马炮营起义;2人参与广州*花岗起义;百人参加寿州起义;10多人成为淮上*将领或重要骨干。后来创办*埔*校,从第一期起,廖氏家族先后入学者共37人,一个村落,同一个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这么多的仁人志士,在僻壤农村实属罕见。

然而,更富有传奇色彩的是,这个村子中走出的三兄弟,在国民**官中,中将廖运泽、少将廖运周、少将廖运升,三兄弟均系*埔出身,因而被称为“*埔三鹰”。

大哥廖运泽,年5月考入*埔*校第一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九十二*二十一师副师长,*事委员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副总队长。年5月任第二十一师师长兼阜阳警备司令,次年秋任第五战区第九十二*暂编第十四师师长。年10月任骑兵第二**长。年2月授陆*少将,任第九十六*代理*长,后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后任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纵队司令。第八绥靖区颍上指挥所主任。年9月授陆*中将,不久转任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官。

二哥廖运升,*埔*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年初任安徽省保安第8团团长,年任皖南行署警保处处长,年底任第31集团*干训班上校总队附,不久任鲁苏豫皖边区第5挺进纵队司令,年9月任暂编第1*师少将师长,后任国防部少将部员、第8绥靖区暂编第1纵队副司令等职务。

小弟廖运周,年加入中国共产*,并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被派到国民革命*西北*第二师从事兵运工作,奉命“长期隐蔽”。此后,廖运周以“*国忠臣”的身份出现,职务不断晋升,成为国民*第八十五*第一一0师少将师长。

年5月,廖运升率部起义,广州各报同时刊登了《廖运泽、廖运升率部叛变》的新闻和国民**府对他们“着即缉拿归案”的通缉令。廖运泽在振奋之中立即潜往香港,居港期间,在中共华南局地下*组织领导下与侯镜如一起,并成功策动国民**第三一八师起义,为全国解放作出了贡献。

在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廖运周率领蒋介石嫡系部队第85*师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第42师后,廖运泽、廖运升即派亲信人员前去同廖运周联系,请共产*派人到暂编第一师协助起义。解放战争廖氏三兄弟接连率部起义,一时被传为佳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廖运泽从香港回到北京。年在南京工作期间加入中国国民*革命委员会,先后担任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民革第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至六届中央委员,并担任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江苏省*府参事室参事、江苏省*协常委、副秘书长、江苏省*协副主席,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京市*埔*校同学会会长。

廖运升任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市房管局局长,民革南京市委主委,南京市人大副主任,民革江苏省委常委,民革中央候补委员。

廖运周任中国人民解放*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委副书记,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埔*校同学会理事。年,廖运周被授予少将*衔,成为开国少将。

廖氏三兄弟晚年

后人赞曰:廖氏三兄弟,从国民常的高级将领,到新中国的开国将*和开国元勋,他们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们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