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革命家黄兴趣事抄我试卷的两个人都高中了,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兴,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与孙中山一起并称为“孙*”。*兴原名*轸,字克强,号庆午,竞武,年出生于长沙城外的一户地主家庭。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精心挑选了30多人送往日本留学,*兴就是其中之一。张之洞本想让*兴等30余人学习日本先进的经验以振兴大清王朝,却不想阴差阳错的培养了一批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年,*兴指挥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等,年*兴又带领多人攻打两广总督府,史称广州起义(*花岗起义)。年,南京临时*府成立,*兴担任陆*总长。年,*兴因积劳成疾在上海去世,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了他的治丧活动。

无疑,*兴是革命先驱,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的历史上凡是了不起的人物必然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亦或是供后人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的趣事,*兴自然也不例外。

在*兴18岁的时候,他去参加县考的经历就十分的滑稽有趣。

*兴小的时候喜欢武术,稍大一些又被送到两湖书院读书,所以*兴几乎是文武双全。在*兴18岁那年,他去参加了善化县的县考,跟他一同前去的还有他的亲戚胡雨田和同一个村的青年刘介石。

也是无巧不成书,*兴,胡雨田,刘介石三人进了考场居然发现被分配在同一个字号,也就是在同一间房间里。当时的清朝考试的还是八股文,要求早上进考场,天黑之前交卷,不准继烛,从考试的时间上来看也算是很充足了。

*兴拿到试卷便文思泉涌动笔开始写了起来,可胡雨田和刘介石二人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二人肚子里本来就没有多少墨水急得是挠首抓耳。不多久,*兴就写完了一篇,可是读来读去*兴都觉得不满意,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于是决定重新再写一篇。

一旁的刘介石一看,赶紧就将*兴不满意的这篇文章拿过去抄,*兴一想,罢了,罢了,反正都是不满意的文章,抄就抄吧。

于是*兴又奋笔疾书重新写第二篇文章,不久后第二篇文章也写完了。*兴又将第二篇文章从头到尾反复地读了几篇,可读来读去他还是不满意,总觉得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于是一气之下将第二篇文章也作废扔了。

一旁的胡雨田见状乐了,赶紧将*兴丢掉的第二篇文章拿过去抄,*兴也没反对,反正都是不满意的文章,随便抄吧。

于是*兴又重新写了第三篇文章,写完之后*兴照例读了好几篇,这一次他感觉到十分的满意,于是放心地将试卷交了上去。

*兴满以为自己会高中,没想到放榜的那一天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胡雨田和刘介石都高中了,唯独*兴落榜了。

一共写三篇文章,两篇不满意的被人抄了去,居然都高中了,而自己却落榜了,连*兴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据说后来*兴还将这件事讲给自己的儿子听,以教育后代科举考试有多么的不靠谱。

这件事十分的滑稽,但也确实反映了当时清朝科举制度的诸多弊端,比如监考不严,没有严格的评判标准等。当然这个问题也不只是在清朝有,即使是现在也有,譬如现在的高考作文评分,我想也是一千个老师有一千个不同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喜好和口味不一样,评出的分数自然就不一样了。另外这件趣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不一定别人就认为不好,反过来也是一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