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嘲愧我年年频败北的黄兴,到底算不算 [复制链接]

1#

整个辛亥革命时期,风云人物涌现,*兴作为革命先驱,名气不亚于国父孙中山先生,甚至于提到相关*事战斗,也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兴,毕竟陆续担任过各种起义总指挥、革命*战时总司令、大元帅、陆*总长、参谋长等职,尊称一句*大将*,也不至于太过突兀。

然而,*大将*指挥了很多次战斗,但总的来说失败的次数太多,有人说他是常败将*,毕竟他本人也曾自嘲“愧我年年频败北”,可谓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同盟会成立不久,年春,*兴派遣刘道一回到湖南,策动萍浏醴起义,起义失败;年,*兴辗转至越南河内,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也都遭失败。

年春,*兴策划广州新*起义,最终又糟失败。年4月23日,*兴担任副总指挥,组织发动了广州*花岗起义,除了英勇的“*花岗七十二烈士”,*兴本人也被打断了两根手指,结果又是惨遭失败。

武昌起义爆发,*兴于多日后赶到武汉,最后终因力量悬殊,经过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最终失败。就实际而言,*兴作为系列战役的总指挥,对于这么多次战役失败的结果,战术安排的问题,多少还是有一些。

但最多的应该是客观实际所致,敌强我弱,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合力,很多时候又准备不充分,仓促上阵,单纯凭几次起义失败,就说*兴是常败将*,的确有失公允。相反,正是有了*兴一次一次的失败、探索,才有了革命种子一点一点的汇集、迸发。

某种角度来说,起义的失败较之成功,取得的意义更明显。比如最早的萍浏醴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起义,也第一次打出了中华民国的旗号,广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