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发:拂晓哨位(fxsw)
作者:刘紫煊等推荐:王皇义
新四*游击支队二团*委谭友林
小编的话:
人们都知道,彭雪枫创建了新四*游击支队,而游击支队为何改为六支队?游击支队改称六支队的名份是怎么来的?谭友林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看本文——
彭雪枫为何派谭友林晋见叶挺*长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正面战役。虽因很多客观因素保卫武汉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只是战术方面的挫折,从战略角度而言,它消耗了日*的有生力量,迟滞了日*的行动,日*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武汉沦陷后,日*被迫用7个旅团加1个独立混成旅团,部署于长江中游及汉口、南昌周围地区进行防卫。日*另4个师团又3个独立混成旅团,也只好用在京、沪、杭地区和主要交通干线防卫上。当时国民*江苏省*府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官韩德勤的手下约有15万人被困在苏北敌后,既无法化整为零,又无法集结成大部队与日*进行正面决战。韩德勤,江苏泗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官学校,北伐时任第3师上校参谋长,淞沪会战时任第三战区参谋长,年接替顾祝同出任江苏省*府主席,但他消极抗日并排斥和迫害鲁苏地区的抗日力量,由于他鱼肉百姓,所以为人民所痛恨。
高涨的抗日爱国情绪与百姓对韩德勤的痛恨,对于共产*在华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从战略上看是有利的,但就实际状况而言,是困难的,可以说是前有豺狼后有虎豹。日*和韩德勤的部队将华中新四*夹在中间。但华中的抗日大局,从全局来看是很重要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新四*向华中发展的战略。周恩来副主席于年3月,在皖南新四**部提出,新四*发展华中的三条原则:“哪个地方空虚,就向哪个地方发展;哪个地方只要敌人、伪*、友*、友*,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就向哪里发展;哪个地方危险,就到哪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地区。”依据这些原则,新四*提出“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向南巩固”的方针。
同年4月,中共中央指示东南局:华中是我*发展武装力量的主要地域,也是在战略上联系华北、华南的枢纽,关系到整个抗战前途。
毛泽东指示东南局:必须大力发展华中抗日游击战争,并在复杂的环境中,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以使之成为全国长期抗战的枢纽地带。
新四**长叶挺,统揽全局久经战阵,是一位战略家。他充分意识到,新四*向江北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十分关心在艰苦环境里坚持抗战的彭雪枫游击支。3月30日,叶挺向延安发出电报,询问:“彭雪枫部现在何处?最近情况如何?又将用何种名义?如能与我们发生关系最好。”
周副主席离开皖南不久,叶挺即于5月6日,带少量警卫人员秘密到达江北指挥部,发布了由新四*参谋长张云逸任江北总指挥、徐海东任副总指挥、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兼*治部主任的命令。并对江北的新四*进行了整编,决定第4支队,由徐海东兼司令员,郑位三为副司令员,辖第7、第9、第14团。并以第8团为基础,扩编成新四*第5支队。由罗炳辉任司令员,郭述申任*委,辖第8、第10、第15团。5月下旬,叶挺让张云逸给彭雪枫部发去电报,告诉他叶挺*长来江北了解江北部队的情况,并以此向重庆当局,提出解决江北部队编制的问题,命他将自己游击支队的详细情况立即报告给江北指挥部。
彭雪枫游击支队,自竹沟镇东征以来,纵横驰骋,大胆挥戈于敌后,迅速点燃了豫、皖、苏边区的抗日烽火。游击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展成3个团,1个,余人枪。但游击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成的武装序列中,却还没有一个正式名份,甚至在新四*序列中也排不上主力部队的位置。
7月下旬,彭雪枫司令员得知叶挺*长又一次从江南到江北指挥部,便委派驻蒙城县境的所属2团*委谭友林,作为支队代表去江北指挥部向叶挺*长汇报、要求解决游击支队的编制问题。
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国民*为了限制共产*发展武装力量,严格控制了八路*、新四*的编制,决不负担其他抗日武装的*需给养,并严格控制了共产**队的活动地域。彭雪枫和游击支队的广大官兵寄希望于谭友林,希望他的汇报能引起叶挺*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能帮助他们要到一个新四*的正规番号。
谭友林带着一个警卫班,避开敌伪控制的铁路线,用不到两天半的时间,绕行多里路,急行*赶到庐江汤池新四*江北指挥部。
在作战参谋的引导下,谭友林来到张云逸总指挥的房间。张云逸问明来意,先让谭友林的警卫班住下,然后派人将谭友林送到叶挺*长的办公室。在这之前谭友林虽没有见过叶*长,但早就听说过他的英名和事迹,在洪湖苏区时,贺龙*长就讲过叶*长掩护孙中山、宋庆龄脱险的故事;讲过叶挺威震四方的汀泗桥、贺胜桥之战;讲过叶挺*长如何卫戍武汉及平定夏斗寅叛乱;并每每提到他和叶*长在南昌起义中建立的深厚友谊。英雄相惜,贺龙每次提起叶*长,眼睛里总是流露出难以抑制的钦佩,给谭友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四**长叶挺
听到谭友林的报告声,叶挺*长把目光从墙上的*用地图上转过来。叶*长穿着笔挺的细呢中将制服,武装带上面佩着一支银色的左轮手枪,长长的马靴锃亮,目光凝重。
谭友林一边向叶*长敬礼,一边自我介绍。叶*长用手指着桌旁的椅子:“坐,详细讲讲你们游击支队在豫、皖、苏边区的情况。”
谭友林坐下来详细汇报了根据地的创立及其发展过程,并介绍了根据地周围日*的情况和伪*地方武装的情况。
叶挺*长一边静静听着,一边用钢笔在小本子上写着。听完谭友林的汇报,他微露笑容,对游击支队的工作给了充分肯定,并对彭雪枫游击队今后的发展作了具体指示
/p>
1.彭雪枫游击支队,在敌后孤*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在*事上取得了胜利,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应予嘉奖。
2.游击支队现在活动的地域,是津浦路和陇海路的交叉地带,战略位置很重要,应武装群众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3.新四*现在有5个支队,彭雪枫游击队可编为新四*第6支队。但正式名义要请示延安,并取得重庆方面的批准。关于游击支队武器弹药等困难,让江北指挥部尽力多支援一些。
4.要抓好*队建设这个根本问题,使游击支队逐渐成为一支正规部队。不仅要能打游击,而且还要能打规模较大的阵地战。
叶挺是个标准的职业*人,话语不多,简明扼要,这4条指示,使谭友林体会到了一个战略家的深谋远虑,一个*治家的雄才大略……
年9月新四*游击支队第一次*代会主席团与代表合影,前排左起:岳夏、吴芝圃、方中铎、谭友林、滕海清、彭雪枫、肖望东、张震、张先舟、李耀
作完指示后,叶挺*长关切地询问谭友林是哪里人?在哪参*的?长征时在哪个*团?谭友林作了回答。当叶*长得知谭友林是贺龙的老部下,并在红二方面*担任过师*委时,他深情地说“贺胡子可是个好人,爽快得很!”接着,叶*长深情地给谭友林讲述了他和贺龙一起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往事,回忆起他们之间风雨同舟默契配合的生动场面……
当晚,根据叶挺*长指示,张云逸总指挥破例请谭友林与叶*长和他一同共进晚餐。席间,叶*长话语不多,张云逸却谈兴甚浓,他问了谭友林很多关于游击支队在开展敌后*事、*治斗争、开展统战工作方面的情况。
吃完晚饭,叶挺*长对谭友林说:“在这等几天,我已让参谋处为你们筹措*费和弹药去了。”
战争年代,*人难得安宁。谭友林终于在江北指挥部获得一点空闲,于是早早地就进入梦乡。突然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他翻身跃起,开门一看是叶*长的警卫员说叶*长让他一块去村外的河边捉田鸡。
叶*长嘱咐不要大声喧哗,免得吵醒了正熟睡的其他同志。谭友林打着手电筒,叶*长的副官和警卫员一人提灯一人提木桶,跟着叶*长蹑手蹑脚地出了四合院。黑夜繁星点点,蛙声阵阵,宁静的夜色与喧闹的田园构成诗一般的意境。其实人非草木,即便是*神,也有人的本性。
谭友林哪里知道,叶*长是摸鱼捉蟹的行家里手。叶挺,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归善同田村,幼年在同田村就是孩子王,7岁入学,15岁因支持*花岗起义被捕。22岁毕业于保定陆**官学校第六期,与顾况、上官云相是同窗学友,号“希夷”。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时,他是大总统府的卫队长,冒死掩护宋庆龄脱险。年到莫科学习,北伐时他任国民革命第四*独立团团长,因战功显赫,赢得铁*的称号。南昌起义时他任前敌总指挥。抗战后江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同时由南京*府委派为新四**长,授予国民*陆*中将。深夜,叶*长一扫平时那股大将*威严,他让谭友林用电筒照着水桶,他俯身望着活蹦乱跳的田鸡和泥鳅发出了轻轻的笑声。
谭友林在江北指挥部共住了3天。指挥部参谋长赖传珠对游击支队改编为第6支队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并让他报告彭雪枫司令员。离开江北指挥部前,叶*长把谭友林又叫到他住的房间
/p>
“江北指挥部为你们准备了几万发子弹,几挺轻、重机枪,但从庐江到蒙城,要通过日本人的封锁线。你们这次人少不便带走,回去后让彭雪枫派一支部队来,把这批武器运回去。”叶*长接着又说,“回去问彭雪枫、吴芝圃、张震和支队其他同志好。”
临别时,叶*长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在自己一张戒装照片上,用派克笔签了一个名送给了谭友林,接着又从墙上取下一个牛皮的公文包,并从自己的*服上摘下一枚新四*纪念章,一并送给了谭友林。最让谭友林感动的是,叶*长将自己的那支银白色的左轮手枪送给了他。枪是*人的第二生命,没有哪一个*人,不像眷恋妻子一样眷恋枪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叶*长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他预料此人绝非庸碌之辈。
“保家卫国,杀敌立功”,叶*长拍着他的肩膀说。
谭友林怀着十分激动喜悦的心情,接过叶*长送的礼物。
8月3日凌晨2时许,叶挺同随行人员悄然上路,也秘密返回了江南。谭友林在江北指挥部吃过午饭后,便和他的警卫班一起带着江北指挥部赠给的块大洋现款和一批西药返回皖西北。
在返回蒙城途中,谭友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叶*长、贺老总,他们都是国内外敌人闻风丧胆的著名战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但他们都有很强烈的爱,爱这个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爱人民、爱部属、重友情……
回到游击支队司令部后,谭友林不顾一路劳累,立即向支队*委会作了汇报,与会者为叶挺*长答应给予新四*第6支队正式番号而欢欣鼓舞。彭雪枫随后派特务团程团长,率领一个加强连再次南下,到汤池领回了那批枪支弹药。游击支队在得到这批武器弹药的补充后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接连取得了一系列的*事和*治上的胜利。
年3月,前排右起:谭友林、滕海清;后排右起:方中铎、李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