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尚学蔚县八大碗的传说雪绒花原创文 [复制链接]

1#

蔚县“八大碗”的传说

收集整理/宋尚学

蔚县境内,举办红白喜事或重要庆典活动时,最高尚的宴请为吃八大碗席。细细品味一碗一个味,仔细端详一碗一花样,碗碗色鲜味美,口口垂涎欲滴。最初的八大碗有荤八碗,素八碗,杂八碗之分,常言“穿衣吃饭量家档”就是这个理。所以,在吃八碗时也有了“一等荤,二等素,三等杂八样奏够数”的说法。代表品种有:酥肉(也叫喇嘛肉用豆腐和鸡蛋制作)、干炸丸子(也叫红烧丸子)、虎皮丸子、金钱锞(也叫龙眼丸子)、假羊肉(也叫烤羊肉)、大烤(也叫煨肉或瓷罐烤),隔墙烤(也叫隔墙瞭),杂烩(为素食菜也叫“十字杂烩”或“狮子杂烩”)等。每碗菜上面标有不同精美造型的菜码,如:蝴蝶、喜字、双喜字、寿字、福字等等,一来增加喜气锦上添花,二来方便客人计数,知道上了几个菜,该上什么菜,还有几个菜。每桌八碗菜,除杂烩菜外,每碗16块,每人挟两轮吃二块,这是规矩,也是礼节,多香的菜,不能多吃一口。

蔚县的八大碗最讲究味道,一是用调料破味,每碗的调料不同,味道各异。有海鲜味,羊肉味,酸辣味,麻辣味,酣香味,清香味,鸡蛋味,素豆味等;二是用汤汁调味,汤汁用骨头熬制,分为清汤和混汤二种。清汤原汁原味,除食盐外不加任何调料;混汤加入调料打卤配制。其次讲究碗菜的垫底佐料,原则上是硬棒点的菜用软弱的佐料垫底,如粉条、白菜、炸豆腐,软弱点的菜用硬棒的佐料垫底,如红萝卜块、白萝卜块、炸山药(土豆)块等。此外讲究正席吃八大碗,另外加一份泡糕菜。所谓正席类似现在的雅间,请一些家族长辈,有名望懂礼节的人,坐在一起庆贺;正席不准“五子三婆(戏子、叫花子、骄夫子、窑黑子、马公子,老娘婆、小婆和媒婆)”上,让他们在下房或棚里吃。

在蔚县境内,不论东乡西乡,还是山南岭北,只要遇到喜庆事或举办重要活动,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八大碗”作为美味佳肴款待客人,这一习俗代代相传,久盛不衰。说其渊源,民间流传着一个八仙比厨艺的动听故事。

相传,早先年,蔚县境内是一片汪洋的大海。一天,八仙云游到此,突然发现这里碧波荡漾,磷光闪耀,不由心中大喜,兴致勃勃,各施法器于海上。一会儿浮在水面斗法比技,一会儿沉入海底追逐嘻戏,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从早起耍到那天黑,又从天黑耍到了早起,一不小心,捅开了八个口子,民间俗称“八大峪”(石门峪、飞狐峪、九宫口峪、金河口峪、松籽口峪、鸳鸯峪、五叉峪、榆林关峪),海水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涌向四面八方。后来在水母娘娘的帮助下,才将水引入壶流河经鸳鸯峪汇入桑干河,使老百姓避免了一场大灾难。为了弥补过错,铁拐李提议,他们每人以猪肉为主要原料,做一道碗子菜,大摆筵席,犒劳老百姓。众仙齐声到好,积极响应。

正阳祖师汉钟离做了“清蒸丸子”。这个人身材魁梧,须髯飘洒,身穿青道袍,手摇芭蕉扇,逍遥自在,因成仙之前,曾是项羽*中的一员得力大将,善使大刀,打起仗来非常勇猛,而且为人耿直,性情豪爽,所以在做碗菜时,只将拌好的肉馅挤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的肉丸子,每碗放16个,用白菜垫底,上锅蒸40分钟后,浇上清汤让大伙吃。寓意清清白白做人,圆圆满满办事。

韩湘子做了“红烧丸子”。他这个人仙骨凌然,率性而行,最反感厌恶繁华艳丽的事情。为了有别于汉钟离的“清蒸丸子”,故将拌好的肉馅挤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肉丸子,上油锅炸红后捞出,每碗放16个,用炸山药(土豆)块垫底,上锅蒸40分钟后,浇上混汤让大伙吃。寓意红红火火,圆圆满满。

曹国舅做了“虎皮丸子”。他虽然天性纯善,不喜富贵,但始终忘不了当官时的派头,起个菜名也叫“虎皮丸子”。将拌好的肉馅,用豆腐皮(蔚县做豆腐揭的油皮)裹成2-3厘米粗的肉棒,上锅蒸熟后取出,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每碗放16块,用红萝卜块垫底,再上锅蒸40分钟后,浇混汤让大伙吃。

蓝采和做了“龙眼丸子”。他是一位玩世不恭的行乞道仙,一身破破烂烂的衣裳系根腰带,一只脚穿着鞋,一只脚赤脚板,夏天翻穿大皮袄,冬天穿个小马甲,最看不惯曹国舅。当他听说曹国舅做的碗菜叫“虎皮丸子”时,就想做一个更新鲜的丸子菜气气他。于是先将鸡蛋煮熟剥去皮,再用拌好的肉馅包严实过油,捞出后将丸子一破二瓣,每碗放8个16瓣,用炸豆腐垫底,上锅蒸40分钟后,浇上混汤让大伙吃。因碗面呈现肉裹鸡蛋,很像一双双眼睛,便叫了一个响亮亮的名字叫“龙眼丸子”,也有人说像金钱,所以又叫“金钱锞”。

八仙之首铁拐李做了“大烤(煨肉或瓷罐烤)”。他生性豪爽,认为犒劳老百姓就应该大口地吃肉,大口地喝酒。所以他将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块,放入葱姜蒜、大料、辣椒、食盐等调料后,上锅煮至八成熟时捞出晾凉,先在肉皮面上刷糖稀,再入油锅走红,切成2×4厘米薄厚的肉块,每碗放16块,用炸山药(土豆)块垫底,上锅蒸40分钟后,浇上混汤让大伙吃,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倍受老年人的喜爱。

吕洞宾做了“隔墙肉”也叫“隔墙瞭(蔚县方言有男女偷情的意思)”。他这个人风流成性,就是做个碗菜也不忘起一个富有挑逗性的名字。其实,他盗用了师傅铁拐李做“大烤”的技巧,将煮至八成熟的五花肉,入油锅走红后,切成1×10厘米薄厚的肉片,与1×10厘米薄厚的炸豆腐,每碗各放16块,摆放时,一层肉一层炸豆腐,一荤一素(美其名曰男女相会),用粉条垫底(美其名曰藕丝相连),上锅蒸40分钟后,浇上混汤让大伙吃。

张果老做了“假羊肉”。他在八仙之中岁数最大,又好迷迷瞪瞪的喝几口,自个认为瘦肉有嚼头耐巴扎,是下酒的好菜,所以便将三尖八脑不成形的瘦猪肉块放入葱姜蒜、大料、食盐等调料,煮至八成熟后捞出晾凉,每个碗里放16块,用白萝卜块垫底,上锅蒸40分钟后,浇上清汤让大伙吃,取名“假羊肉”。

何仙姑做的是“狮子杂烩”也叫“十字杂烩”或“全家福”。是八大碗里唯一的素菜,专供不吃荤的人们吃。传说,她和吕洞宾卿卿我我一整夜,第二天太阳照到屁股上了才起来,梳洗完毕,动手做菜的时候,所有的猪肉料都用完了,怎么办呢?她想,你们都用猪肉作原料,我就做碗素菜给你们瞧瞧。先将白菜切丝放入在锅里熬熟,盛入碗内,再将泡好的*花菜撕成丝,在碗面上摆一个十字;用鸡蛋清、鸡蛋*分别摊煎成饼切细丝,在碗面上分别摆一个十字;用熏豆腐干切成细丝,在碗面上摆一个十字;用海带丝在碗面上摆一个十字;最后,碗面由五种不同的颜色构成了精美的画面,然后上锅蒸40分钟后,浇上清汤让大伙吃,别有风味,人人称赞。五种颜色寓意五福临门,五个十字正好十全十美,老百姓都说女人福是全家福,所以这个菜又叫“十字杂烩”或“全家福”,虽然是最后做的一道菜,但在蔚县招待客人时,却要第一个上,寓意福来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蔚县“八大碗”的内容日新月异,更加丰富多彩,品种越来越多,做工越来越细。尤其是近年来,各地精心制作的杂烩、红烧牛肉、梅菜扣肉、清蒸丸子、红烧丸子、虎皮丸子、酥肉、*焖羊肉等,香甜可口,经济实惠,备受社会各界青睐。有的还制作成大小不同的礼品盒,方便外地客人携带,越传越远,名气越来越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