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一花一螺,千万别采摘食用 [复制链接]

1#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开始复苏,在农村地区遇到加拿大一枝*花、福寿螺(简称一花一螺),要警惕!千万别采摘加拿大一枝*花,采摘加拿大一枝*花易导致其扩散,种子飘到哪长到哪;千万别食用福寿螺,因福寿螺体内有一种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一旦被误食入体内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一、加拿大一枝*花简介

成熟期苗期(近期主要形态)

加拿大一枝*花(学名:SolidagocanadensisL.),原产北美,是桔梗目菊科的植物,又名*莺、麒麟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年列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每年3月份开始萌发,4-9月份为营养生长,植株下部一般无分枝,常成紫红色,7月初植株通常高达1米以上,10月中下旬开花,花色金*亮*,易辨认,11月底至12月中旬果实成熟,一株植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所以每株植株在第二年就能形成一丛或一小片。易对本地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和威胁。

为切实做好农业生产区域和农村生活区域加拿大一枝*花的防控工作,及时遏制其扩散蔓延,有效保护我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各地农业部门要根据《金坛区农村地区加拿大一枝*花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参照《植物病虫情况——加拿大一枝*花发生与防除意见》,加强对重点区域、零星区域开展针对性防控,不断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防除工作中来,推进综合治理行动,更好的提高防除工作效能。各级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群众共筑加拿大一枝*花全民防除防线。

二、福寿螺简介

福寿螺卵块(粉红色,排列整齐)

福寿螺原产于美洲,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后,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它们在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下,繁殖能力惊人,每只螺一年能多次大量产卵繁殖;成螺即使在无水和无食物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来。实验数据表明:一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多达条,未煮熟食用后,轻则发烧拉肚子,重则危及生命。

福寿螺主要特征正确区分福寿螺和田螺

福寿螺是江苏省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发现福寿螺为害,要主动与镇(街道)农业部门、区植物检疫机构联系,及时有效阻断疫情,切实控制危害,防治蔓延。

防治方法:

生物防控:利用茶籽饼中茶皂素对福寿螺的*杀作用,可在农田区域每亩使用10-15kg茶籽饼进行防除,施用时田间水位控制在3cm左右,撒施后水体环境要封闭2天以上。

药剂防除:稻田可使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针对性防除,按照推荐用量使用。部分封闭环境的湖塘、沟渠可使用清塘剂进行灭螺。

人工防除:利用福寿螺产卵特点,在田中插木桩、竹片等引诱其产卵并人工清除,结合农事操作捡除成螺。河道区域加强清洁管理,开展人工捕捞,定期清除岸边螺卵;做好河道拦截,关键地区在农田灌溉和河道闸口把好进水关,设置拦截网,避免福寿螺随水流传播。

生态控制: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稻鸭共作等生态控制技术降低发生基数,每亩稻田投放鸭子15只左右;可探索在相关水域投放甲鱼、青鱼等控制技术。水稻田可利用水旱轮作自然灭螺,水生蔬菜田加强冬季排水压低越冬基数。

备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