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男儿故作女儿态,婉约词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复制链接]

1#

随着唐代诗文雅士的不断创作与改良,在散文和辞赋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之下,在宋代衍生出独领几百年风骚的词牌格式,后世人称之为宋词。常读宋词之人,必然了解宋词根据写作风格不同,形成了“豪放派”和“婉约派”这两大派系。而今天我们所提及的便是这“婉约派”词作风格以及传世名篇。

淡然谱曲

翻开《宋词三百篇》,在我们熟知的婉约派代表人物当中有一个才情传千古的女词人李清照,每当读起她的词,总免不了一阵伤身叹惋。作为一个女流,在旧时社会来说是无法与现实抗争的,她唯有把心底的寂寞愁苦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如此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

李清照的声声慢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红木相伴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帘卷西风,人比*花瘦。

人比*花瘦

这几首词无疑深切体现了李清照内心的愁苦,也是她情感心路历程的写照。无论是词中字里行间的描写刻画,让她的形象黯然*消,颦笑换愁容。还是从词牌的演变《声声慢》—《一剪梅》—《醉花阴》,从怀着希望在心里轻声呼唤爱人到剪落梅花黯然神伤再到醉酒花阴里,借着酒精的麻痹,醉倒在花丛中,徒留清瘦的颓身残影。

读到婉约派李清照的词,不得不翻开开创了一代慢词风格,才华出众却又多情的柳永。他的多情他的词伴随着他大半生,令他沉醉在离愁别苦以及无尽的思念当中。

柳永的雨霖铃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远临,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憔悴更绞心

多情的柳永写出来的词句句是离别,字字是相思。再加上霖霖的秋雨,更显得格外的凄冷。执手佳人盼白头,却无奈的选择离别。离别路上的长江水也无法带走心中的离愁别苦,反倒更增添了就此归去的思绪。或许思念是一种病,却不知思绪飘远之际,也是佳人倚楼望天际的企盼。年复一年的分离,只会让心底里挤满思愁。即便是对月图酒醉,也挡不住心中那强烈的思念之情。重新看到这寒风细雨,凭阑思念伊人,也不过是让自己更加清瘦憔悴。

婉约真情话此生

读到这里,其实婉约派的词风已经体现出来了。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爱为哪般?相思令人愁断肠,浊酒一杯泪两行。也难怪欧阳修发出“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感慨!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更是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伟大夙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